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新通州”路径适宜行政事业单位成建制搬迁

2015-7-15 5:54:34东方财富 【字体:

从通州到“市行政副中心”7月14日,北京市规划委首次对“新通州”规划做出了官方表述。

  很多人对京津冀的期待在于公共资源的再分配。无论是通州还是河北,对公共资源的诉求都非常强烈。因此,新一轮的战略规划中,此前无法撬动的公共资源或许能在“更多的政策、资源配置条件和更大的工具手段”的推动下在不同的地方布局。而一些对资源流动限制的公共政策,也或许能在这样的战略推行中得以取消。

  公共资源的流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的流动,更代表着城市功能的再造。今天的“京津冀协同之再造新北京”专题,将从这一角度,进一步解读“京津冀”。

  通州要放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北京疏解的大局一并考虑,将有更多中央政策、资源配置条件和更大的工具手段去推动北京城市行政副中心的建设。

  从通州到“市行政副中心”7月14日,北京市规划委首次对“新通州”规划做出了官方表述。

  “与北京市行政副中心规划建设的要求相比,通州仍有不小的差距,存在产业和居住不均衡,产生的潮汐交通压力巨大,城市综合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新城建设品质不高等问题,” 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如是表述。

  未来通州将需要更加科学的规划发展建设予以解决,黄艳在详解通州规划时表述,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逐步带动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转移,通过“区域快轨”“城际铁路”等模式串联起燕郊、通州及中心城等。

  仅靠通州或者北京的资源很难完成,黄艳表示,通州要放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北京疏解的大局一并考虑,将有更多中央政策、资源配置条件和更大的工具手段去推动北京城市行政副中心的建设。

  公共服务和产业缺失

  从呼家楼坐上通往通州潞城镇方向的地铁6号线,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时间,但到了郝家府站后,地铁上也零零散散只有几个人,座位随处可见。

  而在紧邻河北的通州潞城镇地铁站出来,跃在视野内的只有一片荒芜,四处除了被围已经平整的栅栏和已经平整的土地,就是大片的空地,只有两三个黑车司机常年蜗居在此,等待来往的客人。

  通州历经十年迎来风口,但是否存在起飞的资本,是通州被明确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定位以来,最受市场人士质疑的部分。

  与北京市行政副中心规划建设的要求相比,通州仍有不小的差距。

  其中之一,便是通州广受诟病的“睡城”的现实。北京社科院副院长赵弘介绍,近十几年来,通州吸纳的居住人口是就业人口的9倍,沦为“睡城”,这种潮汐式人流就此产生“上班出不来,下班回不去”的交通拥堵。

  有城无产也成为制约通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原因。

  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通州区的人均GDP排在北京所有区县的倒数第三名,仅高于昌平区和延庆县,是人均GDP最高的西城区的六分之一,不仅低于市区,而且还低于密云、门头沟等远郊区县。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国平认为,通州的商业氛围亦不活跃,相关的科学教育水平等都还存在不足。

  而通州人口的快速增长则放大了公共资源的“缺口”,通州区人口由2005年的88.5万增长到2014年底的135.6万人,9年增长了47.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23万多。人口增速远超北京市总体的人口增速。

  “通州人口总量不断攀升,导致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负荷日益加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压力、转型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日益突出,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成为通州当前和未来发展面临的关键,”李国平如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55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可利用

  随着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定位,通州的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通州将加快作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定位规划的落地,以弥补短板。

  黄艳称,通州新城规划的理念是“优化升级”,对于行政副中心的新定位,我们要调整通州的规划。今后的发展绝不是大规模的“造城运动”,而是“减量提质”。

  目前来看,通州已经具备承担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设的基础条件。

  “通州的城镇建设用地资源充足,根据初步梳理,通州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约55平方公里,为功能疏解预留了充足的空间,”黄艳如是介绍。

  产业和公共服务配套的导入无疑是“填空”的重点。

  “目前通州区仍整体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过程,制造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密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端制造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同时传统生活性服务业的扩张占据了服务业的较大比重,直接导致就业结构呈现低层次、低学历局面,”通州区计划与生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如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未来通州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过多人口的产业园将做调整,黄艳介绍,还将推动仓储物流基地,批发市场、物流基地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适宜产业等业态的退出升级,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高端产业,例如,有可能承接CBD的一些功能。

  根据北京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通州新城定位是突出商务、文化、教育、医疗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通州也将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医疗行业作为主打产业。

  公共服务水平也将根据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定位而提升,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介绍,未来也将强化,以医疗教育资源为例,目前已经有10余家中小学和医院在通州开办分校、分院的基础上,未来还将进一步引进优质资源。

  交通作为北京行政副中心提质的重点,也将优化,黄艳称,进一步加大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建立通州和中心城的快速便捷联系,另外,也将加快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对外交通快速便捷、内部交通人性化的交通系统。

  在规划思路上,通州将避免北京中心城区大院、大社区分割路网,道路网系统不合理、密度低,行人自行车出行环境差的模式,加大道路网密度、打造小尺度街区,力争实现通州道路网密度达到现状中心城道路网密度的1.5倍以上。

(责任编辑:DF155)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