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郭晓林介绍,2015年上半年,“营改增”共减税1102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直接减税600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增加抵扣减税502亿元。今年是“营改增”第四年,从2012年实施以来,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
按照计划,今年底前海要完成建筑业和不动产、金融保险、生活服务业的“营改增”,基本实现“营改增”全覆盖。有学者估算,若“营改增”覆盖至所有行业且税率调整完善后,将有9000亿元到1万亿元的减税空间。
当然,税改的红利并不限于让利于民、为企业减负,还有更深刻的寓意,那就是滋润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自身活力。比如服务业营改增之后,就从制度上解决了现代服务业企业的重复征税问题,为这个行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税制环境,继而推动一些服务出口,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房地产税收。上半年,房地产业由于销售低迷导致了整体税收下降6.2%。有税务专家预计,如果年底前顺利推行营改增,并且把增值税率定在11%,加上适当抵扣,与原来的营业税方案相比,企业税负或可降低1个百分点。这在铁路运输、邮政业里,这个效益更明显,2014年分别减税8亿元、4亿元,它有助于这些行业的企稳回暖。
在当前经济下行承压之际,这些税改政策无疑对企业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助力经济稳增长。财政部长楼继伟昨天在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上说道,当前我国国内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他部署的五大工作之一“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其中就包括了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的事项。
人们常说,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税收增长则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一般来说,经济上升期,税收增幅高于经济增幅,而经济下行期,税收跌幅也快于经济降幅经济。在前些年税收经历了两位数的增速后,近两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税收增速快速下滑。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是7%,税收收入仅增长3.5%,扣减出口退税后,同比增长6.3%。这种反差既有经济下行本身造成的,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税制改革所致。看起来,税改让税收总收入有所降低,增速甚至罕见地低于经济增速。但是,我们也知道税制改革也在增强企业的活力,尤其是对于一些正在寻求突围的企业,减免的税负往往能助其度过困难时期。
只有企业活下去,活得好,税源才会源源不断。税制改革所释放的红利,是要让更多企业激发出内在活力,用“省下”的税去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在创造更庞大的社会财富。如此,财税改革就开辟了一个企业发展与税收增加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DF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