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明确2015至2017年,重点开展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术惠民、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发展、高性能集成电路及产业创新能力六大工程建设。
而之前发改委已经发布了十一大工程包,截至目前发改委已经累计发布十七大工程包。
“此次的六大工程包均属于新兴产业,与‘铁公基’不同,重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发改委固定投资司一位不具姓名的官员分析称。
7月28日,原国家发改委官员、北京福盛德经济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冯德林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六大工程包与此前的十一大工程包有重叠,但更突出“新兴”性,引导经济转型的意味更浓。
超前部署
“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超前部署新兴产业工程项目,建立项目库。”发改委固定投资司一位官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据悉,新兴产业工程包是发改委在原有七大投资工程包的基础上新增的。此次新兴产业投资方向十分明确,“通过政策引导和适当的投资支持,增强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改委发布新兴产业工程包的同时,还发布了《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年度实施重点和工作要求》,不仅明确了投资领域,还清晰列出了时间表。比如,医疗健康信息共享试点应用被规划在明年,接下来的2017年,健康产业在信息消费领域的重点变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共享试点应用。
“列出时间表也是根据实际难易情况,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新兴产业投资同样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发改委文件称,2016年就将开展资源环境综合应用示范,针对京津冀等地区节能减排、大气和水环境变化、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在国土、环保、农业、水利、林业等领域开展综合应用示范。
事实上,目前,信息技术正快速运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由此产生了各种新兴业态。“‘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这是我国培育新兴产业的主要方向。”冯德林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下一步,可能会有具体的政策跟进。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各地也正在争抢新兴产业。《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最近几年,各地在招商引资上想方设法争抢一批新兴产业项目。
比如,山东淄博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明显提高,上半年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项目实际到位投资86.7亿元,占工业项目引进投资的71.1%。
据张韶春介绍,创新一直是安徽省的核心发展战略,尤其是自2008年设立合芜蚌试验区以来,创新工作推进机制逐步建立,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5位跃升到第9位,打造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5年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约20%,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40%。”张韶春说。
“我们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配套-产业基地’的思路,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张韶春说,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设立之初,起草了安徽《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等文件,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
此前,四川、贵州、天津、重庆、湖南等省市都正在争取列入全国首批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试点。
“崛起中的新兴经济不应被忽视。”据安信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袁志辉分析,今年上半年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弥补了因传统产业萎缩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实体经济快速下行,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累计同比从2014年初的10%高位直线下跌至2015年二季度的6.3%。
不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取得较快的发展逆势攀升。比如,TMT行业(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从2014年初的接近10%缓慢抬升至2015年上半年的接近12%。
“新兴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而传统产业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冯德林认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实际上已经超出市场的预期。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5%下降至当前的39.8%,而同期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则从44%增长至56.8%,在权重上已经超过第二产业。
(责任编辑:DF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