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经济的彻底复苏尚需时日。接受访谈的经济学家们纷纷表示,2013年的欧盟经济似乎难以出现较大的起色,但在2014年有望实现正增长,并将在更长的时间内(似乎需要三至五年)完全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2013年元旦后不久,笔者来到了享有“欧洲首都”之美誉的布鲁塞尔。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除了冬春之交雨雪不断的阴霾天气使人的心情感到压抑之外,看不出欧洲债务危机对人们的生活或情绪有多大的不良影响。
在购物街和大型百货商场里,映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和过往的行人,都呈现出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办公楼大门外成群结队的“烟鬼”在吞云吐雾时依然谈笑风生。笔者办公室窗外是正在兴建中的欧洲理事会办公大楼。这个形状如鸡蛋的大楼开工已3年,将于2014年竣工,耗资约3亿欧元。
笔者还见到过两次罢工。一次是布鲁塞尔一个行业工会组织的,持续时间不长。据说他们反对政府将削减其福利。另一次是欧盟机构的公职人员举行的罢工,大概也只有几个小时。他们反对在2014年至2020年的欧盟的财政预算中将对欧盟机构的雇员裁减5%。
据介绍,2月7日-8日召开的欧盟峰会几乎没有讨论如何解决欧洲债务危机。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对笔者说,许多人都在说欧洲债务危机如何严重、多么可怕,其实这一危机根本不存在。他认为,陷入危机的只有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少数几个国家,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仍然在增长,尽管增长率不是很高。笔者对他说:“我曾在一张报上看到这样的观点:不能说整个欧洲陷入了债务危机(Europe in crisis),而是欧洲的少数国家出现了危机(crisis in Europe)。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他高声答道:“当然同意!”
布鲁塞尔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人员对笔者说,虽然希腊等国爆发了债务危机,但欧盟的经常项目仍然是顺差。这意味着欧盟并不缺少资金。他认为,希腊等国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德国的银行不愿意继续向希腊等国提供资金。资金链断了,寅吃卯粮的希腊人必然会陷入危机。
何谓债务危机得到了解决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笔者曾就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形势访谈过十多位经济学家。经常问他们的问题是:“何谓债务危机得到了解决?是否意味着陷入危机的国家必须实现国民经济的正增长?是否意味着债务和财政赤字相当于GDP的比重必须降到欧盟有关法律规定的60%和3%以下?是否意味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到6%或5%以下?是否意味着经常项目出现顺差?是否意味着政府大楼或中心广场上没有反政府和反对财政紧缩的游行示威?是否意味着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不再降低有关国家的信用等级?是否意味着希腊等国能够重新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是否意味着资本外逃或银行挤兑不再发生?是否意味着……?”
不过,他们中没有一个认为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关于何谓债务危机得到了解决的定义,因此,对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形势的判断,必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笔者能从他们的口中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第一,欧洲债务危机最危险的时刻已成往事。这里所说的最危险的时刻是在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当时,许多人都在说,希腊将退出欧元区,从而诱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葡萄牙和爱尔兰步希腊之后尘,加之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形势岌岌可危,最终导致欧元区解体。或是另外一种同样可怕的后果:希腊宣布对其债务实行“倒账”(即违约,default),从而使德国和法国等国的金融体系陷入泥潭,最终导致整个欧洲地区的金融体系崩溃。
2012年8月,欧洲中央银行(ECB)宣布将在必要时实施直接货币行为(OMT)。这一决定被认为是ECB要发挥事实上的“最后贷款人的作用”,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形势。
笔者问布鲁塞尔欧洲政策中心的一位经济学家:“ECB为什么不能早日宣布OMT?”他的回答是:ECB在名义上是独立的,但它在作出任何重要决定之前必须得到德国的首肯。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因为德国认为有必要加强应对债务危机的力度,所以才同意ECB宣布OMT.
与笔者交流的许多经济学家都表示,爱尔兰有望成为最早摆脱危机的第一个国家。在外资和出口贸易的带动下,爱尔兰经济已出现复苏的迹象,尽管其银行体系的稳健度尚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无论如何,爱尔兰的表现是令人称道的。
第二,目前尚难断言这一危机业已得到解决。虽然这些经济学家不知道判断债务危机得到解决的依据是什么,但他们都皱着眉头说,绝对不能对当前的形势感到自鸣得意。他们认为,希腊等国的债务负担仍然很重,国民经济仍然是负增长;此外,西班牙的银行体系仍然处于危机中,意大利的形势也不妙。而且,上述国家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他们的言下之意是,判断欧洲债务危机是否得到解决,失业率的高低也是应该加以考虑的。
第三,欧盟经济的彻底复苏尚需时日。接受访谈的经济学家们纷纷表示,2013年的欧盟经济似乎难以出现较大的起色,但在2014年有望实现正增长,并将在更长的时间内(似乎需要3至5年)完全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中国作用”之争
大约在2011年,当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在讨论如何解决欧洲债务危机时,中国的网民在脸红耳赤地争论中国政府应该“救欧洲”还是“救温州”。中国领导人则在不同场合表示,对欧盟解决债务危机充满信心,对欧元区的经济稳定充满信心,必要时可以向欧洲国家伸出援助之手。
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除了购买一些国家的国债以外,我们还扩大了对欧洲的投资,并表示愿意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对于中国的作用,笔者在布鲁塞尔听到以下三种有意思的观点:
第一,欧洲感谢经济上日益强大的中国提供帮助。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中国的帮助对缓和债务危机形势、对提升信心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迄今为止中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未来几年欧洲经济复苏时,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速在放慢,中国的积极作用可能会降低。换言之,欧洲经济的复苏仍然需要中国,而中国则可能因放慢经济增长速度而难以再次提供帮助。
第三,在欧洲应对债务危机的过程中,中国从未提供过有意义的帮助。虽然中国购买了希腊等国的国债,但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商业行为,任何一个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在内)都会认为在有利的时刻进入市场。这种行为并非帮助。言下之意是,中国购买一些欧洲国家的国债是为了商业目的,并无“救”欧洲之善意。一位在欧洲学术界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还说:“我们不需要中国施救,我们的经常项目是顺差,因此我们不差钱。” 幸好持这一观点的经济学家不多。大多数人还是对中国感恩的。
这几天,布鲁塞尔的阳光多了一些。但愿欧洲债务危机早日雨过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