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落下了!”欧元区领导人峰会终于就希腊债务问题达成协议。
尽管欧盟尚未公布协议具体细节,但从透露的信息看,这算是一个平衡的协议——希腊必须进行“深入改革”,但欧洲也提供“财政协助”。尽管一次次波折,尽管一次次陷入绝境,但欧洲人这次又找到化解之道。这看似匪夷所思,其实又在意料之中。
为何?纵观欧盟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百转千回中,欧洲人总能找到妥协与答案。总体看,欧洲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危机,如1954年法国国民议会投票否决了欧洲防卫共同体条约,1992年丹麦全民公决否决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001年爱尔兰选民否决了《尼斯条约》,2005年,法国和荷兰全民公投否决《欧盟宪法条约》……尽管如此,欧洲一体化总能磨砺前行,螺旋上升。
眼下的希腊债务危机是欧洲人面临的新一轮严峻危机。算起来,希腊危机盘亘数年,几度在“退欧”边缘徘徊,最近的确到了“动真格”地步,欧元区面临历史上首次“分崩离析”的危险。雅典与布鲁塞尔的谈判停滞已达数月,双方大玩“瞪眼游戏”比试定力,但最终还是靠妥协化险为夷。
欧盟的精神是什么?团结是欧洲一体化的内核之一。“团结”是欧洲人的“口头禅”,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人眼里,“团结”就意味着妥协。试想,在一个28个成员国(欧元区19国)组成的团体里,没有妥协,做什么事都不易。这次能达成协议,双方都体现了妥协的精神。
拿希腊来说,从一开始的“顶牛”,甚至不惜发动全民公决来为自己背书,到最终决定答应“改革”,就是一种妥协。当然,希腊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2009年-2014年,希腊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26%,失业率达到27%,青年失业率则超过了50%。经济凋敝、银行关门、民生痛苦让雅典承受不起“退欧”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要想避免从悬崖跌向深渊,妥协是最佳选择。
拿欧元区来说,“希腊退欧”是双输,得拉希腊一把。一直以来,德国和法国在唱“红白脸”。德国扮演强硬派角色,强调欧元区的“纪律与秩序”,此次布鲁塞尔谈判期间甚至放话让希腊“暂时退欧”。如今来看,德国要么是后退一步,要么是虚晃一枪,最终达成协议才是真。
(责任编辑: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