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初步企稳、外部流动性日渐泛滥的大背景下,今年我国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备受市场关注。
在连续两年维持“稳健”基调后,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今年我国货币政策继续“稳健”。经济学家认为,与以往相比,尽管表述上同为“稳健”,但其内涵有了新内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基于稳增长的需要,去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稳中偏松”的特点,今年考虑到物价调控方面的压力,货币政策将实现真正的“稳健”,大幅收紧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均不大。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今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 (M2)的增速目标将维持在14%左右,新增贷款的规模将定在9万亿元,相对较为宽松,但考虑到下半年通胀压力将大于上半年,下半年的货币政策调控将维持偏紧的状态。 在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看来,由于通胀水平到今年年中将可能会反弹至3.5%以上,年初开始的信贷扩张可能在下半年有所放缓,不排除央行有加息之举。
如何在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两大目标间实现平衡,将成为今年货币政策的看点。
“今年的货币政策就像行走在平衡木上,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这就需要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据新华社)
时评
警惕全球货币战
日本政府日前敲定的紧急经济对策有望于今(11)日正式出台。令人关注的,不仅是这项总额逾20万亿日元(约2287亿美元)的刺激经济计划能否令日本经济起死回生,还有该计划带来的日本及全球挥之不去的货币战隐忧。
去年,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为“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推出“不封顶”的新购债计划。9月,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并在12月初再推QE4。发达国家一轮接一轮推出宽松货币政策,其目标无非是促增长和助减债。
如果发达经济体真能通过货币贬值刺激经济增长,增加进口,对世界经济亦不失为好事一桩。但另一方面,在本轮货币战中,具有储备货币发行国地位的发达经济体为“攻”,新兴经济体被迫处于“守”势。面对欧美日轮番增发货币,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新兴经济体储蓄贬值已成一大忧患,资本管控能力也面临重重挑战,因此加强正当防卫、趋利避害,无疑是这些国家的当务之急。
当前,货币战对世界经济合作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加强政策协调正变得越发重要。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近日呼吁:“全球化让所有国家变得更加相互依赖,因此必须有更多的全球合作。”(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