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与2011年末相比,全年外汇储备增加约1300亿美元,增幅是2004年以来最低值。
历史数据显示,近10年来,国家外汇储备增长不断加快,并于2007年达到年度增加4600多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但2011年开始,外汇储备增幅开始明显放缓。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多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在改善国际收支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2007年峰值的10%降至2011年的不到3%。随着国际收支顺差变小、人民币汇率预期出现分化以及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外汇储备出现季度增减交替的局面,年度增幅随之放缓。
海关总署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外贸顺差2311亿美元,较上年扩大 48.1%。
“在外贸依然保持较大顺差、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净流入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仅增加了1300多亿美元,说明资本和金融项目下存在净流出。”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说。
2012年第二和三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连续逆差,前三季度累计逆差854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顺差2341亿美元。
外汇资产从央行转向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有以及国内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步伐加快,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
多年来,在外贸顺差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巨额的外汇储备给人民币造成了升值压力,也使得国内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日益窄小。同时,持有的巨额的外汇储备也面临着巨大的保值风险。
刘东亮预计,未来我国贸易顺差仍会呈现趋势性收窄,资本流动可能呈现不稳定的局面,流出流进交织。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结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进入缓慢增长、季度增减交替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