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不升反降,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巨大。”这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主编的2012年《社会保障绿皮书》中的一个论断。
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办的“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年会(2013)”上,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了最新出版的2012年《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No.5》及《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
2012年《社会保障绿皮书》指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不仅没有像其他工业化国家那样出现上升,反而出现了在低水平上保持稳定甚至下降的“非典型”状况,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巨大。
具体分析来看,2012年《社会保障绿皮书》认为,虽然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水平低甚至近年来还轻微下降与经济结构变化有关,中国农业劳动报酬份额大大高于第二、第三产业,经济结构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变会带来全国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但关键的原因仍然在于中国第二、三产业劳动报酬占GDP份额水平长期较低,劳动者工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同时,资本扩张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国际贸易和FDI,以及劳动力市场严重缺乏保护等都是造成劳动报酬占GDP份额难以上升的重要原因。
而且,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变化展现出和已经工业化的国家不同的特征。与中国类似的状况不仅发生在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如拉美的一些国家,也存在于那些尚处在工业化进程早期阶段的低收入国家,如印度等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工业化虽然使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并使中国迅速从低收入国家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但从性质上来看,中国的工业化似乎仍然处在较低的层次上,这也意味着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巨大。
此外,与会专家认为,社会保障在社会财富分配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显著加快、普惠全民愿景即将实现的条件下,国家应当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积极促进城乡统筹与制度整合,不断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确保社保制度发挥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正向调节功能,并促使其尽快从长期试验性状态进入定型、稳定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