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去年农业领域融资额创三年新低,但投资人依然都对它谨慎又乐观,既看到了其中的造假、价格波动等风险,也看到其潜力。同时,创业者也需从商业模式、技术以及诚信上,迎合投资人挑剔的目光。
惑在平衡盈利模式
南都:在投资农业项目时,什么样的公司更受青睐?
傅哲宽:我觉得最佳的公司是自己既做深加工,同时又能掌控上游的产业链,即产业链完整的公司是最受达晨青睐的公司。比如煌上煌,除了2000多家门店和自己的品牌,还有上游的养殖,这样就能整个控制风险,无论是食品安全风险,还是上游供应波动的风险,都能很稳健。而且利润率也比产业链短的公司高。
此外,农业周边的配套产业,像农机具、农药、饲料包括流通渠道,都是比较好的细分领域。达晨在农机上投了两家了,一个是做大型联合收割机的,还有一个是做大型的农用拖拉机的,在肥料渠道上也投了一家做中高端肥料分销的企业。
具体来说,配套产业方面,除了流通渠道主要看对渠道的把控度,还有覆盖率,我们很看重技术能力。以农药为例,要是生物农药,要是技术好,就比较有价值,主要看技术创新。
石闵建:对于产业链不同的公司选择的标准不同。在农业里属于生产环节的公司如养殖种植,规模化比较重要,因为它们不像经营连锁酒店等服务业可以实现迅速扩张,农业较难快速规模化。
农业里还有一些公司和服务业沾边,比如从前几年一直到今天都备受关注的无公害蔬菜,我们考察的此类公司更多是偏服务型的公司,自己不生产蔬菜,有的没有种植基地,但它扮演中间服务商角色。这类公司的聪明之处在于,它不需要花费时间培养市场,因为需求早就摆在那里,但是它们也面临着一个难点,消费者愿意购买无公害蔬菜,但究竟愿意花费多少钱来购买呢?企业既要摸准顾客的心理价位,又要在这个价位上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找到其中的平衡是个考验,要是能做到如此平衡的公司,我们非常有兴趣。
伤在财务造假
南都:业内曾说投资农业失败率最高的因素是做假账,比如农业税、清单库存等其实很难搞清楚一个实际的数字,你认为呢?最大风险是什么?
傅哲宽:农业领域的确比较特殊,上游的采购大多是直接对农户,而且很多是现金交易,有的时候贸易批发也直接对接一些小商贩,农业上游的现金交易让造假成为可能。有的投资人,特别是刚进入农业领域的,不太熟悉这个行业,判断能力弱的话,很容易碰到这种做假账的公司。
除了做假账,核心的风险还是行业的不规范。现金交易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另外农业公司尤其是早期的,它的成长周期比较长,特别是种植业,从投入到收获,有很长的周期,也是风险。涉及到深加工的,有可能因为供应链出现问题出现食品安全隐患。比如我们同行投资的一家知名公司,因为上游收购的原料带有致癌物质,导致整个品牌垮了,食品安全风险很大。原料供应波动的风险,它受环境影响大,价格波动大,增产减产等,对下游加工的风险很大,主要是这些风险。
石闵建:我们看农业领域偏服务型或消费型的公司比较多,主要投的也是这类公司。我还是刚才的观点,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品是看得到的需求,市场供给少,好的公司特别少,所投公司是否真正在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与盈利模式之间找准了平衡点,就是最大的一个风险点,至于天气因素、上游原料波动等都还不算太大的问题。
难在品牌诚信
南都:对创业者而言,做农业最大的困惑可能是什么?
赵翼:不同细分领域的创业者面临的挑战也不同,我是做“追根溯源”茶叶的创业者。现在做绿色农业的创业者,普遍的困惑是:如何让消费者相信你,这道信任关不好过。你说你是无公害的产品,检测报告也有一堆,但似乎消费者并不容易买账,市场培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推广方面,电商等能通过购买流量广告快速打响品牌,但农业品牌,尤其是小微创业者的品牌,并不容易快速建立。以我们自己为例,为了树品牌,去年在线下就搞了30多场品茶会,效果还不错。
南都:现在IPO上市难,退出投资项目的智慧也尤为重要。在此方面,有什么好建议分享?
石闵建:对于做早期投资的天使投资人或机构来说,现在IPO收紧与否其实看得不是很重要,一般投资一个项目都要等5到8年,上市难易暂时不会有太大价值。
对于一些投中后期,特别是Pro-Ipo的基金来说,如果现在到了基金的结束期,上市退出难就不可避免了。不过,现在创投机构的退出渠道有很多,不一定非得是上市,还有并购退出,大股东回购退出,以及扩容后的新三板也使创投机构多了一条退出渠道,非常多元化。
达晨创投合伙人傅哲宽
“做假账、种植业周期长、深加工原料供应的波动,这些都是农业投资的风险”。
今日投资董事长石闵建
“能否在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与盈利模式之间找准平衡点,就是最大的一个风险,至于天气因素、上游原料波动等都还不算太大的问题”。
乡土乡亲创始人赵翼
“绿色农业的创业者普遍的困惑是:如何让消费者相信你,这道信任关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