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4%。CPI由3月份的环比下降转为4月份的环比上涨,同比涨幅比3月份扩大了0.3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低于之前下降2.2%的市场预期,同时,这一数据也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低。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指出,鲜菜价格上涨较大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4月份的鲜菜价格比3月份都会有所下降。从2003年至2012年的历史数据看,除2010年4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0.3%以外,其余年份4月份的鲜菜价格比3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下降6.4%。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除鲜菜价格上涨推动4月份CPI走高外,居住类价格的上涨也影响了CPI的总体水平,另外,禽流感疫情也引起了部分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
而PPI的超预期下降,会给企业带来不好的预期,导致企业在生产阶段影响到项目的开工和积极性。“另外,PPI的持续走低也显示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能过剩这一突出的矛盾,这种低水平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王军表示。
此外,余秋梅还认为,新涨价和翘尾因素双双增加,造成CPI同比涨幅扩大。在4月份CPI2.4%的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分别为1.4和1.0个百分点,分别比3月份增加0.2和0.1个百分点,两者合计增加0.3个百分点,影响4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
虽然4月份CPI同比上涨2.4%,但王军认为,目前总体的通胀压力还不是很大。他指出,考虑到蔬菜价格上涨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比较强,难以对整体物价走势形成长期压力,随着夏季蔬菜水果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会有所回落,所以不必过于担心蔬菜价格对后期CPI的影响。
王军预计,5月份的CPI走势将保持平稳状态,不会有很大的波动,猪肉价格的持续下降对此起到了一定作用。
至于后期PPI走势,“预计二季度PPI会有所企稳,三季度PPI将有上行的可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作出预测,他指出,4月份PPI降幅超出了预期,凸显当前经济增长仍显乏力、总需求扩张不足。但投资类商品的进口出现了明显增长,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明显恢复,显示实体经济投资需求正在部分恢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