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央行公布了5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6674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48万亿元,广义货币为104.21万亿元,M2增速为15.8%,M1增速为11.8%。同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CPI和PPI数据。
5月份新增贷款低于市场预期,货币和信贷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货币增速仍然较高。专家分析,企业信贷需求不足和监管层窗口指导导致信贷增长放缓,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是货币增速高涨的一个原因。由于经济通缩的担忧开始加剧,降准和降息再次成为市场的热点话题,不过部分专家表示,货币政策不宜太快放松,降息可能会推升资产价格和泡沫。
信贷走低反映经济疲弱
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674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低于4月份的7929亿元,也远低于市场预期8000亿元的水平。
对此,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一方面是银行的可贷资金比以前减少了,主要是因为银行缴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基金和监管层的窗口指导,前4个月的贷款增加比较快,监管层对信贷投放比较谨慎。另一方面是,目前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投资生产活动不活跃,资金需求不旺,出口增长几乎为零,工业生产增长只有9.2%。
确实,5月份央行一直通过央票和正回购操作在公开市场上回收流动性。数据显示,5月份央行净回笼资金1258亿元。民族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员尹小兵多次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前期信贷增长过快,央行通过回笼流动性来控制信贷和货币投放速度。
“贷款增长下降是大企业不需要贷款、中小企业贷不到款,真实需求不足所致。企业利润下降,实体经济不支撑,投资主体缺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本报记者表示,近期的一系列数据,不管是PPI还是PMI,或者是信贷增长的回落都显示中国经济疲软的问题。
在5月新增贷款中,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3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9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285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5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44亿元。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本报记者分析,贷款本身增长不多,同比少增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另外,个人住户贷款增加占了超过一半,企业信贷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疲弱的反映。
货币增速仍然较高
据央行数据,5月末广义货币M2为104.21万亿元,M2增速为15.8%,比4月份降了0.3个百分点,但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M1增速为11.8%,与上月基本持平。今年政府设定的货币增速目标是13.5%。
赵庆明表示,货币增速回落的原因主要是,5月初以来,监管部门出台了政策打击虚假贸易和对热钱流入的高压,资金流入有所减缓。
周景彤认为,货币增速比前几个月有所回落,但货币投放速度一直比较高,这反映一个问题:这些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资金在金融机构内循环运转。据他分析,这跟金融脱媒化有关,也可能跟统计口径重复有关。
“货币增速很高,但其实中国的货币政策近期并没有放松,既没有降准也没有开展逆回购”。周景彤分析,可能主要是虚假贸易和热钱流入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推高了货币增速。
赵庆明也分析,外汇占款的高速增长是货币增速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前四个月央行外汇占款增加了12276.84亿元,去年同期只有2785.24亿元。他表示,如果今年外汇占款维持去年同期的增长情况,那么今年4月份M2的同比增速就是15.0%,而不是16.1%。
政策是否该宽松存争议
6月9日当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的CPI和PPI数据。5月份CPI同比增长2.1%,同样低于市场预期的2.5%,PPI降幅达到2.9%,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为此,业界对经济通缩的担心大增,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或再减缓,不少专家呼吁降息或降准。
赵庆明比较赞同降息。他认为,在外围经济纷纷降息和外汇占款高增长之时,降息不仅仅能够抑制热钱流入,更主要的是会被认为是政府的刺激政策,有利于增加企业和居民信心,也能起到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作用。
“从理论上看,通胀走低,经济通缩,需要降息刺激经济。但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利率太高,而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降息对经济回升的作用不大,反倒会推升资产泡沫。”周景彤表示,不赞同马上降息。现在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头寸比较紧张,可以通过逆回购来释放流动性,缓解资金压力;如果还是紧张的话,可以通过降准来释放流动性。
在坚持货币政策不宜放松的专家看来,当前经济问题是产能和产品过剩,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利于结构调整和转型,甚至刺激楼市泡沫和地方债务再膨胀,结构性矛盾反而会加剧。
“在资金不进入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不赚钱的情况下,放松货币政策不解决问题。降准只会加剧资金流入虚拟经济,推高M2,加剧产业空心化。”孙立坚认为,通胀预期居高不下,人们更加倾向于将手中的财富投向金融等虚拟经济,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实体经济“钱荒”与虚拟经济“钱多”并存,也加剧了产业空心化,加深了实体经济疲软。“要想改变经济现状,政府必须要管好通胀预期、管好货币、管好信贷,提高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税负,降低物流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