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频频传出大型金融机构要求央行降准以释放资金的消息,它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来缓解目前的流动性“囧途”。然而,从各方面透出的信息看,虽然降准理论上存在可能,但要“落地”却存在一定难度。
就是在市场流动性异常紧张的当下,央行都没有停止央票的发行(仅在端午假期后暂停了一次)。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20亿元3个月期央票,参考收益率持平于2.9089%。曾于周一询量的正回购和逆回购都未出现在昨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由于昨日到期央票和正回购共计270亿元,央行单日实现资金净投放250亿元。
统计显示,在6月份剩余的时间里,仅有6月21日有180亿元央票到期,无正回购到期。在上半年剩下的时间里,央行被动投放的流动性规模较小。
外汇局于5月初下发“20号文”并开始打击虚假外贸已经见效,5月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较4月份大幅下降。于是,部分金融机构将流动性补给寄望于降准。
部分银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银行间资金面紧张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银行内部问题,比如对银行理财产品、票据融资监管的加强等。央行可能对当前资金面的紧张情况理解为结构性问题,可以依赖银行间自己调节,因此无意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进行化解。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在2013年城商行年会上强调,要注意防范不符合实体经济真实需求的“金融创新”,防止资金自我循环以及监管套利行为,确保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尚福林的这个表态被市场理解为,央行与银监会的判断一致,都将当前的流动性紧张归结为结构性问题。基于这种认识,预计货币政策的中性取向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采取的措施很可能是从治理结构性问题着手,理顺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决策层的一个最新提法。分析人士认为,决策层的表态指明了今后货币信贷的管理重点将主要是盘活存量,而并非是从增量上做文章。为了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合理范围,货币政策在数量调控上将维持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