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风险投资 >> 浏览文章

团购模式如何创新才能盈利并吸引投资?(2)

2013-1-18 7:45:27创业邦 【字体:

【创业邦讯】团购类网站在2011年经历了井喷式发展后,2012年,便进入了“生死之年”。目前,团购网站两级分化愈发严重,一面是受资本的继续追捧,一面是面临崩盘的融资荒。团购洗牌在即,本文将从投资人的角度来分析未来的团购行业究竟会如何发展?它的价值以及盈利模式能否摆脱烧钱的方式进行自我革命实现突破性创新?

团购行业目前状态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团购行业的状态可以形容为“同一个池塘里的鱼儿太多,大家都缺氧”。来自国内大型的独立团购导航网站团800网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在抽样的超过1000家团购网站的当中,仅有317家网站在一个月内进行过产品更新,这意味着有超过7成的团购网站生存堪忧。

团购行业融资情况

据清科数据库统计,2010年至2012年底,团购行业共发生43起投资事件,获投总金额约为7.19亿美元。其中,2010年共发生20笔投资,投资金额约为1.40亿美元;2011年共发生15笔投资,投资金额约为5.34亿美元;2012年仅有3笔投资,投资金额为0.45亿美元。不足2011年的十分之一。投融资数目明显出现递减状态。

一个靠资本驱动的行业,肯定是不行的

团购是一个牵涉三方利益的商业模式:商家、团购网站、顾客。在这个利益链条中,每一方都想通过团购获益。创业者不能被资本雇佣,很多创业者过分依赖资本。

案例一

唯一冲击纳斯达克的拉手网在去年IPO折戟后,投资方并不甘心,去年4月再次推动拉手网IPO。彼时,Groupon在华尔街也陷入了赢利困境,股价一路狂跌。国内唯一成功IPO的电商唯品会也在上市后旋即破发。强行上市失败后,拉手网创始人吴波离职。

作为拉手的投资方金沙江领投了拉手网首轮500万美元的融资,其后分别在2010年12月、2011年4月继续参与了二、三轮的融资,这三轮融资共计为拉手网完成超过1.6亿美元的融资。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朱啸虎并不甘心,关键是要公司做的如何,拉手重启IPO需要资本市场转好。

案例二

资本作为背后无形的推手,全方位影响公司既有战略。大众点评网早在2008年底实现了盈利,一直保持到2010年上半年。彼时,大众点评CEO张涛认为是时候筹备上市了。然而,该决定遭到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前几轮投资人的一致否定,认为大众点评应该需要融资进一步做大蛋糕。

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公司的发展,甚至过快催熟,但只是公司发展的外围动力,公司真正发展的内驱动力还是自身修正与完善。常春藤资本投资总监李虹璐认为,资本是团购的催化剂,团购应该根据不同行业挖掘不同的营销模式。

案例三

时间上离我们最近的一起因靠资本驱动导致关门的一家团购网站案例就是24券了,他倒闭的原因是:在业绩不佳的压力下,投资方与创始团队掐架,创始人被架空。从24券去年停业后曝光的内幕来看,该公司的倒闭源于与投资方产生矛盾,投资方擅自划走24券240万美元的资金,导致公司运营陷入困境,而双方矛盾激化协商无果,使得24券始终无法回到正常。但在团购业人士看来,该网站过于依赖资金投入、规模扩张而缺乏自身造血机能,盈利能力差,才是24券这一曾经员工超过6000人的大型团购网站一夜倒闭的根源。根据24券的官方消息,从成立至今获得过六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国伟高达、鼎辉创投、VOV等,KK所代表的投资方指的是马来西亚的个人投资者Kenneth Chang。24券的六轮融资金额共计5000万美元。但有资深的投资界人士指出,一般情况下,投资金额都是公司保密信息,对外宣布和实际到帐的往往有不小的差距。“在团购行业中,扩大融资数据和扩大销售金额都较为普遍。”24券官方称融到5000万美金,和实际融资金额相比或有差距。但随着24券倒闭,这一消息将永远的被深埋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