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搅动资本市场神经的拟IPO企业财务大核查,到了关键时刻。
“过去几个月虽然IPO暂停,但对于大部分投行人员而言,或许是这几年来最忙碌的一个春季。”3月中旬,北京一家资深投行人士向本报记者略带抱怨地说道。
正如斯时监管层官员在今年初财务核查动员大会上预期的那样,“高铁、机场、大巴车上,将到处都是投行人员的身影”。
据统计,至今为止,至少有超过30家拟IPO企业递交了撤消申报材料的申请。
“撤材料潮即将迎来高潮。”上述投行人士预测到,再过半个月便是财务核查的截止日期,将有一大批企业不得不面对被IPO市场“暂时抛弃”的现实。
IPO市场的惨淡,似乎让众多PE一度“民不聊生”,退出渠道的封闭和新股发行价的一再“调控”和破发,让PE曾经动辄数倍的回报率成为传说。
近一个月来,被行业看淡的PE市场却在“春寒料峭”之时悄然复苏,奔波在高铁和机场路上的匆忙人流,除了财务核查的投行人士外,PE人员也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群白领。
天平倾斜:部分企业放下身段 PE“寒冬”猛春播
“不到一个月已经飞了七八个地方,看了十多家企业,几乎连轴转,太辛苦了。”付亮是北京一家PE的投资总监,今年春节上班之后,便一直奔波在江浙一带。
曾被外界误认为可能成为PE的寒冬之季,似乎正在成为PE们孕育收获的“播种”之机。
“前几年,尤其是全民PE热之时,一般的成熟项目,PE都挤破脑袋想投资,高达10余倍平均市盈率的投资成本成为行业惯性,即便如此,都很难入得被投企业的法眼。现在,这种现象正在反转。”付亮告诉本报记者,近一个月他考察的十余家项目中,其中数家企业都比较成熟,有几家还是已经申报IPO正在排队待审的企业。
排队待审企业接洽PE融资?这种情况恐怕在前几年是不可想象的。按监管层有关规则,申报IPO的企业在申报期间应要求保持股权结构稳定,一旦变动,其IPO的申请可能不被通过。
“显然,这些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确定准备撤材料,另一类则是开始做两手打算的企业。”付并未透露具体的企业名称,但其坦言,接触的公司中,除确定撤消申请材料的企业外,的确有一家企业资产质量和企业治理合规化都算比较出色的,“目前,这家公司所在行业景气度从高点回落后,正逐步攀升,对于企业而言需要资金投入,但面对前面数百待审企业和一直不畅的IPO融资渠道,企业即使满足上市条件,但过长的时间成本是企业所不能担负的。”
对于PE而言,大部分拟撤申报材料的企业投资价值,都好过需要进行多年前期辅导和未完成保荐清理的企业。
“PE的逆袭机会正在来到。”何明(化名)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副总,另一个身份则是一家PE的高层,5年前,其所在的PE收购的公司上市。
“今年2月以来,我们收到多家企业的融资邀请,这些企业大部分与我服务的这家上市公司有业务联系,他们希望我们以PE身份入股,其中大部分企业已经提交IPO申请,也有撤材料的企业。他们目前在资金方面都比较困难,在上市无望情况下,不得不琢磨其他融资渠道。”何明坦言,这是他们没料到的情况。
比如,有一家企业准备IPO之时,何明所在的PE也曾想投资,终因对方高昂的要价作罢,“现在主动找我们扩股融资的企业非常多,主动权已经掌握在我们手中,那家过去要价高昂的企业如今的报价已打七折,但我们还希望多看看,多挑选一下。”
沙里淘金:PE巧抓机遇低价参股 觊觎来年绿色通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IPO暂停曾让众多PE惊心胆颤,如今意外地获得“逆袭”良机,但这场核查风暴,却是许多企业的难言之“疼”。
“如果没有这场财务核查,遵义钛业不会主动撤材料。”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在遵义钛业发布材料撤消公告当天向本报记者坦言,作为财务核查风暴后首家过会后撤消IPO申请的企业,遵义钛业过会近五年未发,一直被视为A股“奇葩”。
“撤材料的企业主要是很难满足IPO上市的硬性条件,有些企业虽然满足条件,但急需资金或要进行资本运作,继续排队上市的时间成本太大。”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对于经过IPO排队“洗礼”的企业,更容易获得PE青睐。
“目前,我们主要选择创业板上市延迟的企业。”付亮告诉本报记者,这类以创业板为退出目标的企业,是PE的优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