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徐明(化名)频繁出差于各地,记者打通其电话的时候,其正在去机场的路上,电话里徐明的声音颇有些沙哑,显然高频率的出差让他颇为疲惫。而徐明此次出差的目的并不是奔走于各地去看项目,而是去拜访其基金分布在各地的LP(有限合伙人)们。
徐明告诉记者,之前其所在的机构每年会固定召集基金的所有LP,向他们汇报基金的运作情况及进展,但今年自己却有点坐不住了,决定亲自去拜访。
拜访的主要目的是向LP解释目前基金面临的一些情况,包括那些原本计划退出的已投项目因变故无法如期退出,并说服LP适当地延长基金的投资周期。“有部分LP对于现在拿不回投资有些不满,我还是想尽可能地挽留这些LP们,不然下个基金可能就拿不到后续融资了。”说这话时,徐明显得有些无奈。
从扁平化到垂直化
徐明提及,这段时间一直在复盘此前的一些投资项目。在他看来,除去资本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外,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是影响整个基金业绩的最关键因素。“如果投资的企业真正够好的话,即便是在市场行情不佳的时候,也不会担心卖不出好价格。现在想来我们的投资决策还是存在致命的缺陷。”徐明说。
据徐明介绍,其所在的投资机构并非是行业的新兵,相反在本土人民币基金里也已浸淫多年,在5年前,徐明所在的机构还是一支人员颇为精干的团队,作为第一批进入该投资机构的合伙人,他在此前一直都扮演着一名普通投资经理的角色,即深入一线考察项目。徐明解释说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人手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当时的阅历尚浅,确实需要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正因为此,机构当时的决策流程也颇为扁平化,往往几个看项目的人一起做决策。徐明甚至开玩笑地说自己的那身黑皮肤就是那时候泡泥水、走田埂时晒出来的。
那段苦日子并没有白费,国内资本市场的兴起让徐明所在的机构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为了乘胜追击,机构开始大规模地招兵买马,同时开拓区域市场,在各地布局当地的团队,趁势加快投资速度想越做越大。
而在区域布局的同时,团队的管理模式也从原本的扁平化变成了垂直化。“我从3年前就开始不再出去跑项目了,更多的还是做一些团队管理上的工作,已经从一个投资人变成了一个管理者。”徐明说,“现在我们的投资流程往往是项目需要通过一线投资经理到投资总监再到各地总经理,之后由我们几个合伙人组成的投委会做最终的决策。”
可是问题也接踵而至。徐明坦言,因为目前的管理模式,使得自己缺乏与一线项目的直接接触,相比以前从发掘项目到考察项目到尽职调查再到做投资决策,现在前面的步骤已经全部被跳过。“记得有一年我们开被投企业CEO大会的时候,我甚至连不少企业的一把手都没见过,看到好几张陌生的面孔,现在想来那时候还是走得有点太急,胆太大了。”徐明说,“以前都是我们自己跑一线,对市场、行业知根知底,但现在行业变化快,如果还是以当时的眼光来看现在的项目,对项目的判断容易产生偏颇。”
主流决策方式成行业通病
据记者了解,目前本土主流机构的投资决策者大多不在第一线,往往通过看资料,凭自身经验判断,从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一些项目的错投或是失投。
但其实,纸上谈兵的不仅仅是本土机构,在外资机构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决策方式,不仅如此,他们中的一些没有独立决策的中国投资团队面临的流程则更复杂。
某外资VC合伙人在私下向记者谈及,由于全球基金并没有放权给中国团队独立决策权,其所在的机构在中国的每一个拟投项目需由中国团队提交至总部,并需要经过全球9个合伙人的讨论及表决。“不仅项目决策流程比较复杂,而且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很多时候为了一个问题需要与海外同事反复沟通多次,在不明情况的前提下容易产生很多问题,好的项目不是被误杀就是被耽误了最佳投资时机。”他说。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北亚区主席孙强把私募投资分为三类,一是“遍地撒种”的创业投资,目标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这种投资成功概率低,但只要成功就可能像谷歌,能为投资者带来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和辉煌耀眼的光环。二是“重磅出击”的并购投资,即用债务杠杆收购已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提高利润、降低债务后将企业出售获利。三是“火箭助推”式的成长投资,即在企业高速增长期向它们提供资金和先进管理模式,大幅度提高销售和利润后通过上市或战略并购退出。
显然,按照孙强的说法,第一类似乎适用于目前普遍的投资决策流程,但并不是每一家机构都财大气粗,可以在一个行业内砸巨资投上多家企业。而第二及第三类则需要在初期就能瞄准潜力企业,一旦在投资时看走了眼,那其成功的概率就会大打折扣。
据徐明透露,他正在考虑调整机构的投资决策流程,适当放权或是更多地参与项目的投资。但让他犹豫不决的是如何来掌握放权的尺度。他担心,目前普遍一线投资经理们并不充分的行业经验,会同样导致投资决策出现问题。另外,对于他来讲,随着机构规模日趋庞大,基金数量也不少,如果每个投资项目都亲力亲为并不实际,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拖累整个机构的投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