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bilibili执行董事陈睿在7月3日虎嗅上海夏季F&M节上的演讲。
大家下午好!我是陈睿,目前在bilibili(任执行董事)。
很多B站用户是小学生
我是很早的B站用户,2010年就是bilibili前2万名用户(之一)了,现在有些媒体说bilibili是面向90后,面向00后的,我(作为一个用户)很惭愧,我其实是一个70后,在B站刚改名叫bilibili的时候,我就是B站的用户了。那个时候我是没有想到B站上小伙伴这么年轻,到了后面才发现大多数年龄都比我要年轻。
说到年轻,从用户统计来看,有75%的用户写的是90后,我们有超过1/3的用户是17岁以下的用户,中学生甚至是初中生。这个其实跟早期我参与bilibili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我本来认为B站应该是偏深度的一个网站。
早年,大家都认为不要让小学生大量涌入,但是现在事实上,现在确实好多小学生是我们的用户。我们开一个游戏,开一个充值,我们开信用卡、银行卡、支付宝这些(作为)充值(方式),就有人来问他们没有银行卡怎么办,我就很惊讶,为什么没有银行卡,他们就反问我,难道这里的游戏都是给大人玩的吗?我再一问,原来是小学生。
说到这,今天分享的第一点,(关于)90后和00后,我在B站观察,他们到底和我们这一代的人,70后和80后,有什么不同?
我感觉有两点:
第一点,他们从小生活比较富足,所以他们更重视精神和文化上的消费。我中学的时候也追星,我偷偷地追,因为我父母很不能理解这种追星的行为。但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精神跟文化的一种享受跟消费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平时谈论都会谈到这些东西。
第二点比第一点还重要,就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其实是让90后和00后这代人跟我们完全不一样。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我小时候每周只能看几天电视,而且那个时候电视一到晚上11点就没有节目了,那个时候看一些片子,还每周二、每周四放,放一些香港的片子。我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看过的电影也不到100部。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同的是,现在一个上高中的学生,他看过的电影就会超过1千部。这是非常不一样的条件。比如说我小时候我会看按影评,影评家跟普通人的区别他看过一千部电影,所以他能够写影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一个中学生也看过一千部电影,他对内容的理解有可能比我还深刻,你别看他年龄小。
还有一个区别,互联网能够让这些年轻人拓宽视野,拓宽交际。我小时候我喜欢变形金刚,我只能跟班上几个人交流,交流完了以后我就找不到别人了。但是现在比如说他喜欢某一个明星,或者喜欢美剧,喜欢日本的动漫,他就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跟他有相同爱好的人,然后互相交流,这种信息的传递给他们知识和信息量的一种增加是我们那代人不具备的。
所以,bilibili的发展也有这一代年轻人的因素。我是早期B站用户的原因我是一个动漫爱好者,那个时候B站聚集都是一批热爱动漫的人。本来第一批B站用户年龄比较正常,但是后面年龄越拉越低的原因,其实这一批年轻人有非常大的需求。
什么需求呢?你们看到这里有一系列的标签,像汪星人、鬼畜,这些标签就是一些亚文化的标签,SNH48,其实在弹幕上面有审核和过滤的。
我在进B站之前是一个正常人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B站?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层属性叫亚文化的属性。
我举个例子,像对于我们来说,我在进B站之前是一个正常人,在现实生活里面我是一个互联网的从业人。但是我回家之后,我一打开B站我就变成另外一个人,是一个深度动漫爱好者,我是一个动漫宅,我很欢乐看B站上面动漫的节目,这个就是一个人的A面和B面,这个A面和B面是很普遍的现象。
比如说在国外对于五六十岁的一个老人,A面也许是一个正常的社会里的人,到了B面他可能是一个摇滚的爱好者。但是在中国情况有所不一样,因为我们父母那代人,从小受到缺衣少穿,他们所有经历都被生活基本的物质需求所吸引,他们不可能有什么特别深度的精神爱好。但是到了我这一代人就会不一样。比如说我这一代人有人喜欢摄影,有人喜欢旅游,像我的话喜欢动漫。但是这个比例不高,我周围的人喜欢动漫可能是2%—3%,特别少的一群人。但是90后就不一样了,9因为生活比较富足,所以(这个群体)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人有亚文化的属性。当他们都有亚文化的属性的时候,其实就需要一个互联网产品来满足大家的这种需求。
我这里专门列了一些产品,无论是社交的产品微信、QQ,还是媒体的产品,像优酷和微博,他们更多都是为主流文化设计的,在上面我们可以看《中国好声音》,我们可以看《离婚律师》这些片子。它其实并不是为新的亚文化服务。我数了半天,现在真正比较贴近亚文化的产品是百度贴吧。
主流文化并不是以人群多少来定的
大家可以发现,百度贴吧事实上是中国最大的中文社区,它的影响力比微博要大。我有的时候到机场去看到7、8岁小孩刷手机,都在刷百度贴吧,因为它足够的细分。年轻人可以在里面找到他自己的世界。所以大家就聚集在贴吧里面,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到他们自己的世界。
说到亚文化,很多人可能觉得是代名词,亚文化和主流文化唯一区别是这个文化受众是否拥有社会话语权。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90后人群从数量上不少,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我查了一下,90年到2005年出生的人群B站主流用户,在全国覆盖是2.8亿人。但为什么这2.8亿人喜欢的东西我们觉得他很奇怪呢?比如说他喜欢宅文化,喜欢腐文化,大家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没有社会话语权,他们没有机会到媒体上去说话,他们没有机会告诉大家这个东西是正确的,是正常的。并不是以人群多少来定的。
但是,又有一个规律,所有的流行文化一定是来源于亚文化,我们当年也走过了这条路。
举个例子,比如说摇滚,摇滚在50年代的时候绝对是亚文化,50年代一些比较新锐的年轻人就喜欢摇滚。但是经过了10年,我们看中国好声音的时候,可以看到选手在那喊Rock,大家都已经觉得摇滚是一个主流文化了。
我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无厘头,我上中学特别喜欢看周星弛电影,我父母认为周星弛电影就不是电影。他们认为电影应该是一种严肃的东西,周星弛恶搞的东西不是电影。但是你看,10多年以后,周星弛的电影被冠上一个学术名词叫后现代解构主义,周星弛成为了巨星,成为了喜剧之王。还有周杰伦,我中学听周杰伦,我父母觉得周杰伦连吐词都吐不清楚。现在看周杰伦是周天王。
90、00后亚文化的需求会主导未来10年互联网的主流
我最早做弹幕的时候,很多人说为什么做这么眼花缭乱的东西。2013年的时候,B站百度指数已经20多万,但是没有一个主流媒体报道过B站,大家都觉得它不存在。但是到了2014年,大家纷纷关注B站,原因是B站用户进入了社会,比如说B站用户进入了虎嗅,所以大家就觉得B站很有意思,它可能成为主流了。在我看来,现在90后,00后亚文化的需求,事实上是主导未来10年互联网主流的一个方向。
我最后说一下,在很多人都会给B站贴上标签,比如说动漫、弹幕,其实最后组成B站是一个圈子,它是一个文化网,它是由不断聚类分化年轻人喜欢的兴趣爱好组成的用户圈子。比如说最早对于我来说,我是喜欢动漫,所以我进入bilibili,我跟大家一起去欢乐。但是很多喜欢人动漫的人他在bilibili上面看到有小姑娘跳舞,他们也会一起分类聚化到某些圈子里面去。
所以B站就是一个由年轻人喜欢的一些兴趣爱好组成的大圈子和小圈子,最后组成一张网,这张网最后就是B站不断积聚用户的一种模式。
我们在上海做过一个调查,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中学生是B站的用户,这一群年轻人他在B站上面总能找到他喜欢的东西,大家在B站因为自己在文化方面一些兴趣爱好和喜欢的东西,然后聚化出很多的东西(内容),比如说喜欢宠物的,喜欢做菜的,各种各样兴趣爱好,主流视频网站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像前段时候腾讯上面很流行一个叫《离婚律师》,好多人看,但对于一些年轻人,《离婚律师》他们是看不懂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世界,他们有他们自己喜欢的内容。
最后非常感谢这些年轻他们为B站创造出非常好的一些潮流文化,比如说今年2月份的“Duang~”,和今年4月30号的“Are you OK?”,我的微信朋友圈被“Are you OK?”刷屏了,大家恶搞雷总,对于年轻人,他们会觉得雷总萌萌的。
谢谢大家!
【提问环节】
提问:我是虎嗅的作者,对于bilibili来说,版权问题和流量变现这是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离开了盗版,bilibili怎么活下去?另外一个,假如说bilibili通过融资和上市成长起来,将来会不会举着内容的大旗去打它的竞争对手?
陈睿:B 站绝大多数的视频是来自原创,B站有超过2/3的视频是没有任何版权属性的,它就是我们的Up组,无论是Duang,还是“Are you OK ”,都是这些Up组去创作的。另外1/3有一大半是动漫内容。而B站现在已经是国内最积极的动漫版权的购买方。我们在过去半年里面购买了几百部动漫版权,无论是速度还是数量,都应该是国内最快的之一。
剩下的那部分我可以这么说,因为B站主要的内容产生模式就是UGC,剩下大部分有可能在我们审核范围之外,有一些版权问题,但是我们审核其实对于版权是比较严格的。这个严格是相对于咱们的同行。有版权问题的内容的无论是数量还是比例,我在这都可以说,应该比我们同行要严格。我们从审核过程中应该滤掉绝大部分的版权内容,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未来会不会打盗版?现在不是某家厂商想不想打盗版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趋势都在打盗版。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好事,因为这个才是内容商业化的前提,如果盗版问题非常严重,我们这个行业也不可能商业化。从未来来说,我们应该不会跳出来打,我相信盗版的问题会慢慢消除掉。这是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