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和电子支付不断发展,现金在金融系统中的地位逐渐受到动摇。在国内,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手段已经大行其道,成为许多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引发了有关大企业控制消费者支付渠道的“阴谋论”。
而在西方国家,现金也在逐渐消失。今年早些时候,丹麦政府宣布将允许服装店、加油站和餐馆等商家不收现金,英国的非现金支付笔数首次超过了实物货币。而在瑞典大部分城市,公交车也不接受现金,只接受预付卡或者电话费购买的车票。在挪威,只有5%的支付还在使用现金,甚至有11%的人口根本不会随身带钞票。
对于取消现金,外界同时存在支持和反对两种态度。支持方认为,取消现金可以让所有交易都得到记录,从而打击逃税行为。另外,处理现金需要银行和商家在安保和监控方面投入资源,而这会给企业带来不少成本,同时不利于降低抢劫和偷窃犯罪率。
反对方则认为,取消现金将导致人们在支付时没有隐私,并造成黑客和银行卡欺诈等犯罪活动增多。此外,如果发生支付系统瘫痪或大规模停电,人们将无法购买生活必需品。
上述论调都有道理。不过,如果只考虑金融系统本身,那么取消现金后的最大赢家也许不是马化腾或者马云,而是全球各国金融系统的当权者——中央银行官员。原因很简单,取消现金将令他们在货币方面的权力被无限放大。
为解释清楚,还得从金融危机的话题说起。这是因为,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居民对现金的诉求是中央银行最担心的“问题”。
以美国和欧洲为例,金融系统中流动性较强的电子货币数量远远超过了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称美联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美国流通的纸币和硬币合计为1.36万亿美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约为12万亿美元。欧洲央行公布的数据则显示,截至4月份,欧元区流通的纸币和硬币总额约为1.05万亿欧元,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9.86万亿欧元。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一般包括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金融机构隔夜存款和活期存款等等。按照美联储的规则,M2的其余部分包括小额定期存款和金融机构对散户零售的货币市场基金等。按照欧洲央行的规则,M2的其余部分包括期限两年内的定期存款,以及在3个月内通知就能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等。
而金融危机发生时,银行将面临倒闭风险。可以想象,如果发生挤兑,流通的纸币和硬币将不足以兑付所有金融资产,包括储户希望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和赎回的货币市场基金。再考虑到信贷市场、股票市场乃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流通纸币和硬币的数目甚至更不值一提。
美国投资研究公司Phoenix Capital Research在一份报告中提到,美国股市的规模超过20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地方债和公司债市场总规模为38万亿美元,信贷市场总规模58.7万亿美元,大银行和大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交易的金融衍生品挂钩的资产规模超过220万亿美元。
看了上述概念和数字,就能知道为什么全球央行可能都希望取消现金了——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却没有足够的纸币和硬币作为“后盾”。这个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就已经体现得很充分。2008年9-10月的危机高峰时期,担心风险的美国投资者在四周内从货币市场基金提现5000亿美元,大约占整个货币市场基金资产的24%。美国财政部宣布临时措施,对货币市场基金进行担保并注入流动性,才防止了危机的扩散。
自那以来,各国央行纷纷将利率维持在低位,并通过购买债券的“量化宽松”举措来注入流动性。央行们称,此举是为了“刺激经济复苏”。但不可否认,这些举动也推动股市和债券市场上涨,同时迫使储蓄者将资金从变现能力较强、回报较低的银行存款和货币市场基金转出投入高风险资产,因为储蓄者不愿看到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导致购买力下降。
但如果风险集中释放并再度引发金融危机,全球央行可能就无法通过降息来解决问题了,因为现在的利率已经接近于零。一旦存款利率为负,储户可能就会将钱取出来。
花旗经济学家Willem Buiter提出了一个“高招”,可能会让那些感到害怕的央行官员会心一笑。据彭博社报道, Buiter建议完全取消现金,实行货币完全电子化。如果纸币和硬币都不存在,储户就不可能提款,金融系统也就不存在挤兑问题了。
不过,这种想法并未考虑一个巨大的道德风险——负利率政策。眼下,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压低汇率,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对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收取费用,希望它们将这些存款拿走并用于放贷。
但它们所实施的负利率政策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负利率过高,将不可避免地有大量商业银行需要对客户存款同样执行负利率(实际上,目前已经有部分银行对部分类别的客户存款执行负利率政策),届时银行业将面临存款的大规模逃离。
然而,如果现金被取消,中央银行推行负利率政策时将完全不受掣肘。这将让那些不顾一切的央行官员成为“赢家”。既然他们能将“量化宽松”这种印钞政策称为“实验”,再进行一次“负利率实验”也将是可以想象的。只不过,到时候储户们又要付出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