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1年年底有近30部电影争相上映。从1997年华谊出品的冯氏电影《甲方乙方》至今,经过15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国的贺岁电影市场日臻成熟。2010年贺岁档收入已占到国产电影全年票房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
就在保利博纳、新画面等影视制作公司纷纷磨刀霍霍,试图在贺岁片市场上分一块大蛋糕,寰亚、英皇等外来和尚亦来势凶猛之时,作为贺岁片鼻祖的华谊兄弟,却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戏里,失声了。
人才再生
作为一家轻资产企业,华谊兄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将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有效整合的传媒企业,近年来成功投资拍摄了多部票房过亿的大制作电影和多部精品电视剧,已经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生产体系。
庞大的艺人资源一直被视为是华谊兄弟最大的资源。事实也确实如此,这里曾经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的导演、制片和艺人团队。然而,随着两次人事震荡以及上市之后一大批艺人包括周迅、黄晓明等一哥一姐的出走,华谊也曾面临人才荒的困境。这种状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华谊早期更注重人才引进而不是自我培养。经历过数次动荡之后,华谊借鉴日本杰尼斯公司的运营模式,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专属人才。目前,华谊已基本走出了对单块业务和单个人的过度依赖。据了解,华谊兄弟签约前5名艺人收入贡献合计占公司整体业务收入(指集团合并数字)的比重低于5%;前20名艺人收入合计占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比重低于10%。
如今,华谊从导演、制作人到演员,开始形成一条完整的内生增长机制。在冯小刚之外,华谊发掘并笼络了陆川、康洪雷、高群书等一大批新锐导演,通过大投入、大制作的贺岁电影和经典电视剧,在将年轻导演捧上高票房宝座的同时,也捧红了王宝强、张涵予、李晨等一大批年轻演员。这些新明星的诞生成为华谊影视剧的重要附加值。在这里明星既有影视剧拍摄机会,又有广告销售优势。艺人通过华谊的电视剧作品成名,广告和商业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反过来再为公司贡献更多的利润和价值,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才再生机制。
资本运作
不同于新画面绑定张艺谋的模式,华谊在力捧冯小刚的同时,尤其注重运用融资控股、资本整合等手腕。华谊兄弟发展至今,很大程度归功于公司管理层将文化娱乐产业与资本运作进行了较好的融合。2003年电影制作环节对民间资本和外资的开放,为影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华谊兄弟的迅速成长就得益于这两类资本的推动。2000年至今,华谊兄弟先后获得来自太合集团、TOM集团、雅虎中国、分众传媒等机构的资金总计4亿多元,而在融资过程中,王中军兄弟的股权不但没有被稀释,反而从50%上升到77% 。
在历次的融资过程中,华谊兄弟均采用了国际流行的“股权融资+股权回购”的手法操作,先从其他原股东手中溢价回购股权,再向新投资者出售股权融资,由此不仅保全了影片版权的完整性和两人对公司的控股权,也强化了外部资金的流动性,以便其获利后安全退出。
华谊兄弟还一直锲而不舍地敲银行的大门。银行原来对影视产业几乎是零贷款,华谊兄弟从有担保贷款到无担保贷款,从流动资金贷款到打包贷款,大量的贷款帮助华谊兄弟健康、稳定、安全地发展,也使银行对放贷影视行业有了信心。拍摄《集结号》时,就是招商银行向华谊兄弟提供了5000万元的贷款。
资本市场的青睐,让华谊能够心无旁骛地探索多种生产和盈利模式,并以此再次获得更大回报。这个贺岁档,华谊虽然没有冯小刚的电影和大制作的贺岁片,却仍然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利益分享,2012年1月3日,华谊兄弟举办《冯小刚电影作品音乐会》,依然票房大卖,在纷扰的贺岁片市场上,寻找着新的金光大道。如今,华谊兄弟已经占有国内制片市场40%、电影发行市场30%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