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寿险公司过度依赖“资产管理型”盈利模式,即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在这种盈利模式下,一旦资本市场不理想,保险公司当期的盈利能力将大大下降,资本“饥渴症”便久治不愈。
从2010年的865亿,到2011年的1952亿,再到2012年超2000亿的保守预期,国内保险业的融资额度呈现成倍增长。
保险业融资潮起,是饥渴症还是求发展?表面上看,2011年以来的两轮融资潮,源起股市萎靡下大量投资浮亏对保险公司资本的消耗。但若探究本质,之所以被股市牵着鼻子走,主因是产品结构走向畸形,过度依赖“利差”所日渐爆发的后遗症。
如若不解决本质问题,困扰保险公司的融资“饥渴症”,将很可能从最初的“急性病”演化为“慢性病”,继而成为行业的一种常态。
融资饥渴两极分化
2009年、2010年,国内保险业融资规模基本保持在800亿至900亿。然而步入2011年之后,这个数字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根据中信建投研究员缴文超的统计测算,2011年,整个保险业的融资规模大概在1952亿左右。“其中,上市险企通过股权融资770亿,非上市险企股权融资604亿,所有险企发行次级债融资578亿。”这也是长期关注保险业资本问题的缴文超,首次对外透露这组数据。
从上半年融资情况来看,2012年保险业的融资需求,有过之而无不及。缴文超说,“目前上市险企已披露的次级债、可转债、债务融资工具,加上中国人保即将启动的IPO计划,预计上市险企融资规模在1300亿至1400亿。非上市险企融资规模至少在500亿至600亿。”因此,保守预计,2012年保险业融资需求将达到2000亿。
若以融资规模来看,上市险企占比较大,达到七八成。但由于牵涉机构较多,融资渠道有限,非上市中小型险企的融资需求更为迫切。而从短期来看,整个保险业的融资饥渴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即大险企今年偿付能力基本不成问题,中小险企下半年的融资需求仍然存在,但压力相对减小。
虽无近忧、但有远虑。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根据他们对保险业资本的压力测试,假设在资本市场不出现剧烈波动,业务稳步发展的情况下,保险业此轮募集到的资金可支撑至2013年上半年。“我们预计,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保险业将迎来下一轮融资高峰。”
过度依赖利差症
保监会目前对正常类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底线是150%。一旦低过这条监管“红线”,保险公司便不得不扛起融资大旗,否则相关业务的开展将会受限。
有人感慨地说,保险业务发展过快和股市下跌太猛,是近年来加速保险资本消耗的两大“杀手”。
但这仅仅是表象。保险公司的业绩表现之所以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其中一大原因便是越走越偏、几近畸形的产品结构。
这几年,绝大多数寿险公司都主打5年期储蓄替代型产品,主要通过银行渠道进行销售。这类产品保障成分低,期限短,不仅有悖于监管提倡的“保险产品回归保障”的基调,而且对资本的消耗很大。
一家寿险公司总经理直言不讳:“在累计保费相同的情况下,目前银保市场上主流的短期趸交产品对首年资本的占用,约为10年期交长期保障期产品的6倍之多。”
行内有这样一句话,“交费期短的比交费期长的保险产品,对资本的消耗更大;返还类产品比非返还类产品,对资本的消耗更大;银保产品比个险产品,对资本的消耗更大。”
然而,在市场环境、销售业绩的压力下,不少寿险公司迷失了方向,选择了资本消耗大、但保费流入快的短期趸交产品。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基于这种产品结构,导致了大多数寿险公司过度依赖于“资产管理型”的盈利模式,即: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在这种盈利模式下,一旦资本市场不理想,保险公司当期的盈利能力将大大下降,资本“饥渴症”便久治不愈。
国际上可参考的经验告诉我们,保险公司若想改变被股市牵着鼻子走的现状,就需要在产品及利润结构上转型。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是,保险公司的利润由费差、利差、死差三部分构成,尤其是死差,因为不受宏观调控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最能体现经营者的能力,所以应该成为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