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私募投资 >> 浏览文章

张艺谋进军PE领域能否玩得转 名导效应价值几何

2012-8-30 6:21:56新世纪 【字体:

    今年62岁的著名导演张艺谋是继续签约影视公司还是自立门户,正在投资界和影视界引发波澜。

    最新消息是,张艺谋已决定不再签约任何影视公司,而将于上海成立规模为20亿元“张艺谋文化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PE)和名导,将以何种方式结合?投资电影的风险和收益将如何在资本和名气之间分摊?目前一切还是未知数。
    华谊兄弟(300027.SZ)董秘胡明介绍,目前虽然国内一线导演演员的绝对价格还远低于美国好莱坞,但国内大成本影片的导演、明星片酬与片场及后期制作成本比例已达到六四开,而好莱坞的这一比例为四六开。胡明分析,国内这种人员要素成本占比较高的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影视行业投资过热,抬高了导演、演员等人力要素的价格。因此,目前国内优秀导演、优秀剧本、优秀电影的缺乏,已不能简单归咎于商业激励不够。

    天价合约

    导演张艺谋和制片人张伟平曾是电影圈的黄金搭档,两人合作16年,拍摄了11部影片,张伟平任董事长的新画面影业公司非张艺谋的片子不拍。但今年3月开始,不断传出两人分手的消息。

    8月22日,张伟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 去年12月11日《金陵十三钗》首映那天,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张艺谋。“我现在跟他没啥关系了。”此语证实了张艺谋与新画面的合作已然告终。

    多个消息源确认,张艺谋在过去数月间一直在找影视公司洽谈合作。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张艺谋曾通过编剧刘恒找到小马奔腾。刘恒是后者的签约编剧。小马奔腾董事长李明承诺自掏腰包来邀请张艺谋加盟。该知情人士解释说,由于金额巨大,如果让正在上市通道中的小马奔腾公司出钱,未来上市时会拖累账面业绩。

    据接近交易的人士称,双方相谈甚欢,李明开出的价码是现金上亿元,之外还有票房分成、股权等。

    但不久后,小马奔腾收到了张艺谋的回复,感谢之余,称不得不回绝,因为有人开出了更优厚条件。于2009年成立的万达影视公司向张艺谋开出的天价,是数量级的变化,谈判的具体条件市场传言甚多,每个版本都接近10亿元。

    版本一是万达给张艺谋开现金、股权、票房分成总价不下于10亿元。其中现金2亿元,期限只有2年,只拍2部片子,外加每年2000万元的固定运营费用。

    另一位资本市场人士称,另一版本是现金2亿元,8年8部戏,平均每部片子摊销成本2500万元。此外,每拍一部片子还有导演费,文艺片3500万元,商业片4500万元。这样算来,每部片子付给张艺谋的成本为6000万元-7000万元,8部片子共计5.6亿元,再加上票房分成等,总价也有可能接近10亿元。

    对此,万达集团总裁助理、新闻发言人刘明胜告诉财新记者,“就我所知,这些数字都不准确。”但他不愿披露有关详细数据。

    “目前为止,我们与张艺谋的签约谈判还在进行中。”万达影视总经理宋歌8月13日回应财新记者。

    张艺谋及其助理庞女士截至财新记者发稿时未回复。

    近日,一位关心此事的资深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张艺谋与万达集团的签约谈判也已陷入停滞。财新记者8月21日致电万达,宋歌以“不是集团新闻发言人”为由拒绝答复,刘明胜也未予回复。

    “张艺谋未通过经纪人与企业谈判,而是亲自上阵。”一位接近谈判的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

    和PE结合?

    “张艺谋已不甘心给别人做嫁衣了,他要自己单干。”前述业内人士说。

    文化产业投资界人士称,曾收到中介机构发来的通知,称张艺谋将与上海坤宏传媒成立一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资金20亿元,主要投资于电影等文化类项目,希望有关机构参与投资。

    坤宏传媒公开资料有限,只显示其与迅雷网络、航美传媒、一壹影视投资基金联手打造的基金规模在5亿元左右,曾在上海电影节期间崭露头角。但无论是在PE界还是文化投资领域,坤宏传媒都不算知名公司。该公司的自我简介称其为一家多领域的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涉及领域包括金融、地产、能源、传媒等,也有娱乐营销、影视剧投资制作、艺人经纪的业务,至今成立约三年。从其公开资料看,签约了四名艺人,但均属于不知名的小演员。

    坤宏传媒负责人王女士向媒体表示,“对于具体合作方式和细节目前还不便多谈”,并对媒体称张艺谋将主导基金的运作等说法表示愤慨,认为这影响到了具体的谈判进程。

    从PE的运作常识而言,这家以张艺谋为概念的文化投资基金如若成立,需要遵循PE的运作规律,具体的运作要看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人之间如何约定,最终条件未必会大幅优于张艺谋和前述影视公司之间的合同。在资金量和运作空间加大的同时,PE投资人对项目的约束也可能会加大,对基金管理人的专业水准要求也会很高,否则在募集资金阶段就会遭遇尴尬。

    目前这家基金的进展不明。一位国内大型投资基金投资经理说,“我们很关注,但最近好像又没有动静了。”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自立门户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张艺谋或许可以更大程度发挥他的金字招牌。

    一位文化产业投资人告诉财新记者,一个导演的创作生命总是有限的,张艺谋的片子现在主要是副导演在主抓。再如《三枪拍案惊奇》,是由他女儿张末担任剪辑。

    一位电影产业投资人认为,张艺谋固然还可继续消费其盛名,但投资者也未必只认导演,而要看基金储备的项目,也不会局限于只投张艺谋拍的片子。

    关于此类基金的投资策略,该人士认为,应该是“几个大项目配几个小项目”的投资组合。比如投10部片子,几亿、几千万、几百万的各占30%,靠大制作的片子来赚钱,靠小成本的片子平衡风险,并且应包含不同的影片风格。“这与基金经理投资股票是一个道理。”

    也有投资人更多看重张艺谋身边的项目储备资源。“张艺谋毕竟身边会吸引一批名编剧。从这个角度讲,该基金融资不会有太大问题。” 熟悉电影界、目前主业是电影融资的孙大一说。

    达晨文旅投资管理公司执行总裁赵小兵认为,张艺谋过往影片之所以有着优秀的票房记录,与张伟平超强的商业谈判、营销能力密不可分。如果名导演成立个人电影基金,投资人首先考虑的是除了影片创作之外,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营销发行团队,“否则花钱不会踏实”。

    名导效应

    名导演对影视公司的估值,影响究竟有多大?“从创业板开始申报的时候,我就试图在回答这个问题,但始终未有最佳答案。”一位负责影视文化板块的投行保荐代表人说。拥有中国最赚钱导演冯小刚的华谊兄弟发行市盈率为69.71倍,而侧重电视剧投资的华策影视(300133.SZ)达到85.43倍。

    但今年2月8日凌晨,冯小刚在微博上的一句“对拍电影没有企图心了”,引发华谊兄弟股价在2月8日-10日累计下跌0.2%,而同期创业板整体上涨3.74%。

    另一位投行人士坦言,华谊兄弟的业务过于依赖冯小刚。据华谊兄弟2011年半年报,上半年营收3.31亿元,其中电影的业务收入占主营收入42.5%,冯小刚执导的《非诚勿扰II》对电影业务收入的贡献率高达69.83%,占上半年总营收29.64%。“所以华谊兄弟也在签约陈国富,启用乌尔善等新导演。”

    《山楂树之恋》的编剧顾小白认为,“往后三五年片子能否卖座,第一是看演员阵容,第二要看题材。导演的号召力会变得相对没有那么重要。片子如果不卖座,导演会被认为是首要原因,其次是剧本的题材和质量。”

    “乌尔善执导的《画皮II》的票房已超过7亿元,目前是华语电影票房最高的一部。”华谊兄弟董秘胡明告诉财新记者。这超过了张艺谋的新片《金陵十三钗》。

    影评人释凡认为,“万达初涉影视制作,亟需出作品,肯定渴求大导演。”更重要的是,业界认为万达之所以能开出高价,更是为了打造文化地产的概念。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华谊兄弟开发的很多文化地产都打上了“冯小刚”概念。如今年筹建的“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项目,冯小刚工作室持有项目公司5%的股权。

    从2001年至2008年,张艺谋负责了数部中国奥运会、世博会的宣传片,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09年天安门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等,逐步被笼罩上“国家级导演”的光环。

    今年7月,张艺谋被曝出曾于2010年给铁道部宣传片做冠名制片,收取佣金250万元,在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案发后也备受关注。

    张艺谋与王潮歌、樊跃合作创办的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之先河,先后出品《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等“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已成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范本。

    一位文化产业投资人表示,“印象”系列演出与电影相比,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电影上映一个月就完了,而一场印象演出可以演成百上千次。”公开资料显示,仅“印象丽江”就已演出达2771场。

    高风险投资

    “名导的商业价值可能已经被过度开发甚至透支。因为中国一线导演太少,不超过5个。而好莱坞的一线导演至少有20个。”一位影视研究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介绍,电影成本主要分为人员片酬、制作成本、宣传发行成本三部分,根据影片的类型有不同比例。导演的薪酬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固定年薪,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再加片酬;第二种是年薪加票房分成;第三种是年薪、票房分成加公司股权。

    在美国好莱坞成熟的产业链中,反垄断法规定,经纪公司、制作公司相互之间要隔离,导演和演员只能签约经纪公司。好莱坞的一线导演,如卡梅隆、斯皮尔伯格等片酬高达3000万美元,与一线男星等同,并能获得整个美国市场扣除院线分成外20%-50%的票房分成。但好莱坞导演一般不会获得制作公司的股权。

    另外好莱坞影视制作公司会与导演、编剧和大牌明星签下“优先选片权”(first look deal),即签约影视公司付费优先看项目计划以决定是否投资,但这样的费用最终将被纳入电影制作费用中。

    在好莱坞,大制作的商业片的宣传发行成本占到总成本的30%左右。中国电影的宣传发行成本这几年也已迅速上升。胡明透露,电影《画皮II》的宣发费用占成本的比例已接近国际水平。

    虽然各种要素的价格已经迅速接近国际水准,目前在影片拍摄过程中,中国的投资人仍无太多机会参与到成本控制中,亦无渠道控制风险。“成本控制是制片人考虑的。”一位电影投资人表示,“中国没有保险公司参与电影行业。”

    这也是中国电影融资环节与好莱坞成熟体制之间的一大迥异。在好莱坞,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可能参与影片的融资,电影完成保险(completion bonds)是电影融资的必要环节。“但目前在中国,没有保险公司有这样的产品,监管部门对此也较保守。”

    “电影本身是高风险的投资。现在投资人都恨不得你落实了剧本、演员、导演,甚至发行档期后,才投钱。” 孙大一介绍,“光画一张大饼,是不会有人信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