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私募投资 >> 浏览文章

中科招商被指虚假繁荣传销式PE模式 3天投一个项目

2012-5-27 5:38:18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在投资广东有线、天地壹号、绿茵阁、富农食品、燕塘乳业之后,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招商)俨然成为2012年上升势头最猛的投资机构。而中科招商总裁单祥双对于在各类场合的频繁露脸也是乐此不疲。

在整个创投行业遭遇寒冬的大环境下,中科招商的“张扬”在业内争议颇多。

“在国外,PE投资本身就是一个小众投资,因此国外PE的实力主要体现在专业化程度和增值服务能力。” 上海某PE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

但是在中国,品牌有时候就是实力,而在PE界,品牌的含义又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国内)品牌主要是靠宣传,很少是靠真正业绩铸造出来。在中国做PE,一定要多参加各种会议,参加各类人物评选,保持常年媒体曝光率,通过赞助获得各种排名和称号。”上述上海PE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

中科招商备受争议的还有它的经营模式。

单祥双是中科招商的实际控制人。单祥双现年48岁,单祥双常常被提起的一个称呼是“红色资本家”。 公开资料显示,单祥双于1998年放弃国家部委公职,来到深圳开始创业,这仿佛是红色的来历,但在PE业内,“红色”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在中科招商10多年的发展路径中存在一条与政府合作的大扩张路径。

在“红色路线”之下,中科招商号称“500亿规模、300个项目、88只基金、全国各地400个团队成员”。但是中科招商开启的连锁经营式PE投资模式也被行业质疑为“传销式PE”。

“PE很难走出一条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一定是人少精干的模式,人一多,道德风险就加剧,PE核心的监督制度在众人面前容易淡化。”在本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多位PE人士表示:“中国特色还是不可持续,唯有时间是检验真理的不二标准。”

三天一个项目

在行业内大多数机构都开始收缩战线的时候,中科招商却在逆势扩张。

“2011项目投资额超过112亿元,2011年完成投资项目110余个,2011年过会或上市企业11个。”在中科招商基金的官方网站上,上述宣传语不断反复地播放着。

2012年,单祥双也在多个场合里提及:“中科招商做了十年,2011年突破了500亿规模,中科招商这一路发展,走了与传统的或者国际上的PE、VC不一样的路。以2011年业绩为例,去年中科招商完成的项目投资111家企业,资金是112亿现金,去年新设的基金是38个。”

1年111家企业也就意味着平均3天就要投资一家企业。

“我们本来想投资A轮,结果看中的企业又被中科招商抢先投了,我们只能投资B轮了。”5月中旬,广州某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位投资经理向本报记者抱怨:“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中科招商的投资从看企业到资金到位也就不到20天,这样我们无法理解,它们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难道就是形式?”

除了认为中科招商缺乏必要的审核程序外,还有PE人士认为中科招商的尽职调查内容太粗略,什么分析都没有。

对此,中科招商投资总监乔泽宵的说法是,在中科招商总部有一个以总裁单祥双为核心的内部决策委员会,由投资团队、风控部门、法务部门等的主要负责人构成,对每个立项的项目进行开会讨论。单祥双是内部决策委员会的主任,有争议的项目亦由他决断。

除了内部决策委员会,中科招商每个地方上的基金也设立外部投资委员会,这才是决定是否投资的最重要环节。内部决策委员会上获通过的项目会拿到各个基金去“路演”,“一般投资经理一次带着五六个项目,向当地的LP(有限合伙人)挨个解说。”中科招商人士介绍说,“外部投资委员会由出资额较多的LP组成,每人1票,最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定是否投资。”

LP拥有最终决定权在业内也是罕见的模式。

上述上海PE机构合伙人分析,中科招商投资项目决策权高度集中,不是由GP而是由LP做决策,谁出钱谁拍板,这种模式与国外PE完全不同,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产物还是偏离正常轨道的风险PE,难以判断。

不过,也有企业人士反映,现在是一大堆机构都拿着简化版的《尽职调查指引》收集资料,投资机构应该如何评估准备投资的企业。老板、管理团队、业务模式、行业前景、产品竞争力、销售策略等等因素,如何去正确的评估、取舍。很多时候,就是投资人的一种感觉。

为此,PE界人士表示,简化的《尽职调查指引》所收集的项目必须要投委会把关,但是中科招商人员扩张太快,连基本的谈判规则和手法都不知道,很好的尽职调查更无法保证。

传销式PE?

业界对中科招商的另一争议是“加盟连锁式”PE。

中科招商成立于2000年12月,最初由中科院、招商局、北京城建等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联合发起设立,其中数家机构都是有国有背景的大型机构,而在对外宣传材料中,中科招商此前一直强调其身份的特殊之处,是“中国首家经政府批准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之一”。

但是实际上,这些都只是中科招商的“红帽子”而已。

公开资料显示,在2004年之后,中科招商基金管理公司的大部分股权集中至以单祥双为主的管理层手中。深圳工商局资料显示,中科招商的股东中除中国华录集团占比1.97%以外,其余已经均为自然人股东,其中单祥双

在中科招商基金管理公司中股权占比为50.83%。

在2005年到2011年,中科招商资金管理规模由20亿增至500亿,6年内增加24倍。仅2011年一年,中科招商就设立38只基金,中科招商广东分公司去年更是创下“一天内6只基金挂牌”的纪录。

中科招商的高速扩张是否得益于“红帽子”的作用不得而知,但是从最终的结果看,借力地方政府是其扩张模式的核心。

据中科招商人士透露,从2006年开始,中科招商开始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基金的形式,募集各类政府引导基金。“这类基金往往是与地方开发区合作,合作成立引导基金,在当地投资,也在当地募集资本,财政出一点,当地的大型国企出一点。”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计算,2011年,中科招商成立的与地方政府开发区合作的股权基金就有近10只,披露的远景规模更是高达数百亿。

2012年4月13日,响水县与中科招商举行创业投资基金项目签约仪式,合作筹建高新技术系列创业投资基金。“选择小地方是因为这些政府往往缺少资本的助力,对招商引资有着强烈的渴求,在政策优惠上也不遗余力。”

而对于没有与当地政府直接合作的地区,中科招商则采取另外一种模式:吸引当地有人脉有实力的个人加盟,并挂上中科招商的牌子进行合作,这也是同业将中科招商模式斥为传销式PE的由来。

在利益分配上,中科招商延续了一般基金的做法,即每年收取2%的管理费用,同时管理公司收取超额收益的20%作为业绩分红,一切分配都遵循股权比例。

“投资地域圈定了,项目不用找,看开发区的推荐就可以了。基金募集可以背靠当地政府,中科招商坐收管理费就可以了。”一位深圳PE人士认为中科招商的连锁式经营大幅度扩大了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但是和一个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的开发区合作,又只能投资这个开发区的企业,能上市退出的比例微乎其微。”

风险隐患

2011年7月,中科招商创投、华鸿景开、中瑞国信、中科沙钢和中科汇通5家战略投资者以增资扩股方式,斥资1.275亿元入股胜景山河,持股比例为25%。其中,中科招商创投、中科沙钢、中科汇通均为中科招商旗下基金。

中科招商曾经对胜景山河钟爱有加,中科招商以7.5元每股的价格入股,其市盈率倍数依然达到惊人的16倍,比市场一般通行的8至10倍高出近一倍。

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媒体对超市等地方进行简单的草根走访,就揭开了胜景山河业绩造假的事实,胜景山河也因此无望上市。

对于投资胜景山河的理由,中科招商创投董事长单祥双曾表示:“我们看中的是胜景山河的品牌和团队。”根据其观点,近几年来,胜景山河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以30%以上的速度疾速增长,品牌价值不断攀升,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事后看来,单祥双的判断无疑很具有讽刺意味。

这种似乎有些“蛮干”的举动,在一位深圳PE投资经理看来,其原因来自于中科招商巨大的资金规模使得其面临非常高的投资压力。“它必须要以博上市数目为业绩,才能获得投资者的认可,进而滚动获得下一期基金的投资。”

在项目退出严重依赖IPO的现实下,中科招商或许将面临一次考验。因为,中科招商投资大量的小微企业和遭遇危机的企业。

中科招商人士表示,投小微企业和危机企业,往往都能以低于一般项目的市盈率进入,成本较低,企业成长起来后回报也高。但是更多的PE人士则认为,中科招商的连锁加盟模式实际上是将控制风险的很大一部分授权给了基金,这就更加分散,决策水平也与各只基金里的负责人有很大关系,投资水平也不平均,单个基金出风险的隐患更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