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天使投资 >> 浏览文章

3个咖啡馆孵化器靠谱项目仅1% 新面孔已很少

2012-3-29 7:10:17天津网 【字体:

3个咖啡馆孵化器靠谱项目仅1% 新面孔已很少

3个咖啡馆孵化器靠谱项目仅1% 新面孔已很少

创业咖啡馆出现后,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受到最大的质疑。难道说,股东们真的是打算不求回报地烧钱,建一个公共会客厅满足一下圈内人交友聊天的需求?当然不是。从开业到现在,3家创业咖啡馆都已渐渐找到了各自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光不会一直赔钱,也许还将收入颇丰。对于互联网创业者们来说,来到咖啡馆寻找投资是他们的终极目的,他们的命运也许要另当别论。

舍小利怀揣“野心”

苏菂并不认同车库是间咖啡馆,所以起初这里的菜单上只有三种菜和三种饮料,咖啡都是速溶的,三十多块钱一杯,最近改进的菜单将菜品增加到了十几种,咖啡也不再是速溶的了,一些投资人玩笑地称,“服务很有进步,应该知足”。

大厅里摆着一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颁发的“创新型孵化器”的牌子,苏菂更认同“孵化器”这个身份,在车库之前,管委会还颁出了一块同样的牌子,那块牌子现在就放在离车库不远的李开复的创新工场里。

车库咖啡合伙人之一魏先生几乎是瘫坐在记者对面,说话的声音小到凑近了才能听到,“我现在一天要接待二三十拨人,今天从下午4点到晚上10点,我一共要见15拨人,实在没有力气大声说话。”这火热的景象并不是虚假繁荣,车库用10个月的时间呈交了一份比较骄人的业绩。“10个月的时间内,有13个团队在这里拿到了2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2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我们不做统计。”魏先生说。也正是这样的成果,车库不但吸引了民间的目光,也吸引了政府的目光。“有时我一天就要接待上百位来考察学习的政府官员。”

但名声再大,车库终究还是要靠真金白银生存下去。“可能苏菂自己都没想好怎么盈利呢”,一位投资人和记者聊起来,“你看到门口牌子上写着‘请先到吧台点单’了吧,经营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对于生存问题,魏先生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车库并不是以赚钱为首要目的。我们现在与政府合作,要上千万上亿的资金,一两个礼拜资金就能到账,但车库的价值不仅仅是钱,所谓舍小利逐大利,我们想要改变的是经济格局。”

靠谱的项目只有1%

“这里的项目含金量太低,大概只有1%靠谱。”21世纪天使资本市场总监杨玉明这样认为:“这样一个地方可以满足交流的需求,但要真正看项目,300个里有一个靠谱的就不错了,门槛太低,什么人都能来。”投资人们已经开始设立门槛:“基本上聊个两三分钟,我就能知道这个项目可行不可行。像一张嘴要融资几百个亿的,或是要颠覆行业的,以及基础素质太差的,我们一概不考虑。比如我曾遇到过一个创业者,说他研究的发动机采用喷墨印刷机的原理,可以节油96%,但稍微深究细节技术问题,他就哑口无言了。”

杨玉明将目前的互联网创业分为三类,一类是失业型创业,一类是幻想型创业,刨除这两类人群,剩下的创业者才是有考察价值的。“而在这剩下的一类人中,还存在着人靠谱项目不靠谱,以及项目靠谱人不靠谱两类人群,人和项目都靠谱的少之又少。”杨玉明尤其提到大学毕业生从事互联网创业,他认为可行性极低。“有些投资人压根不看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计划书,看一万个也没有一个靠谱的,想从事互联网创业,应该至少先在社会上锻炼5年。”

杨玉明说:“北京有两千万常住人口,三十多岁,能创业又想创业的人不会超过10万,真正从事科技创业的人也许只有1万人左右。而这1万个人有多少能来到车库?所以开业将近一年以后,来车库的人已经基本固定了,新面孔很少。”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