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是基于人的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交平台,人们曾质疑其离交易太远。于是诞生了Pinterest模式,它以人与人之间某种共同的兴趣为纽带组建社交关系,这种兴趣社交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分享兴趣的同时可以将流量直接转化成电子商务订单,而且其可能性比Facebook大很多。
国内类似于Pinterest模式的蘑菇街曾表示,其到淘宝下单的整体转化率约为3%,搜索引擎的转化率也不过2%左右。那些想交易的人似乎应该满足了,但社交的发展并未就此终止。
最近,AdMob创始人Omar Hamoui创办一款名叫Maybe的APP,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用户发起一个选择性问题,比如“我该买哪双鞋”,并列出一些可选择的答案,然后由看到这个问题的线上网友对其答案进行投票,用户最终根据投票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购买。Omar Hamoui于2009年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AdMob卖给谷歌之后,沉寂良久,Maybe应是其深思熟虑、寄予厚望的产 品。
在Maybe之前,美国已经有一款很热的投票应用APP:Thumb,两者有些类似,唯一不同的是,Maybe不是传统的“你喜欢这个吗?”征求意见的方式,而是“这是我现在正在考虑的几个选项,我应该选哪一个呢”的新方式。在中国地区,类似投票或问答应用也小有气候,比如百度的微问答、时尚问答、快问、比邻、OOXX、面包 圈。
这类社交模式被称之为决策社交(或意见社交),它最大的特点是,直接碰触“购买行为”本身,是离交易最近的社交模式,比如你提出两个可供选择的产品答案,那么对每一个产品来说转化率便是50%。但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百万用户为你下决定
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碰到一些选择焦虑的问题。例如,该买哪一双鞋?哪件衣服的搭配最合适?遇到这些问题时,你该找谁来帮你做决定?
詹姆斯·索诺威尔基在《百万大决定》一书里提到:大多数情况下,群体决策的质量高于个人甚至专业人士,即便这个群体是一群普通人,因为他们每个人总会获得一些能形成判断的信息。
决策社交的初衷就是利用群体智慧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这些应用的用法都很简单,只需在手机上输入问题、选择分类并添加图片就可以了。网友可以选择“赞”,“不赞”等明确表态,也可以选择中立的态度并留下评论。这样的简便快捷使得该应用上的回答反应很快。
Thumb创始人Dan Kurani曾透露,一般情况下,用户提出一个问题后2分钟内,就能获得10个左右的回复。而这种几乎等同实时的问答,使得这类应用快速积累了大量用户。从2010年问世至今,Thumb上平均每个问题,就会有约75个回复,而且9成的投票都是在移动应用上完成。目前,Thumb已通过两轮的融资获得了大约550万美元的资金。
“无需深入思考、探讨,仅需要立刻做出判断的感性问题,比如‘这件衣服好不好看’,‘那部电影值不值看’等非常适合在移动应用上完成。”谢永开过去是麦肯锡一名分析师,他的工作就是回答客户的专业问题,现在他是问对网的创始人。他认为,投票决策应用提供了一种更直接、快捷的问答形式。
投票决策应用是非常容易让人上瘾的。因为它将人性中“好为人师”的弱点发挥到极致—所有人都可以轻易地参与到别人的决策中,充当军师,人们只要简单地帮助提问者选择“好不好”或者哪个答案最合适即可,动手指的瞬间,似乎拥有了决定别人命运的一票。
去年12月,Thumb用户每月平均花费3小时30分钟在该应用上,最近已升至3小时50分钟。这个数字仅次于Facebook。而ComScore的数据更显示,目前最热的图片分享、评论网站Pinterest,其用户每月平均停留时间不过1小时38分钟。
对用户来说,这种社交模式带来了简单、便捷、高效的产品体验。毕竟,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个用户在准备着帮你做决定。Dan Kurani透露,自从2010年7月Thumb应用程序推出后,日平均增长用户有800人。帮其计算一下,至今已有约60万用户。照此速度发展,聚集百万用户并不 难。
中国版的思考与进化
中国地区的创业者同样看到了这一“百万大决定”的妙处,百度的“微问答”、时尚问答、快问、比邻、OOXX、面包圈逐渐浮出水面。值得称赞的是,这次国内的创业者并没有像过去一样简单COPY国外的模式,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创新。
经历了LBS创业的挫折后,李杨决定从头再来,去年开始,他的团队相继开发了“快问”、“时尚问答”。后者于今年4月初问世,一个月后被苹果推荐到AppStore的首页。到目前为止,这款应用的活跃用户数已达到了10多万。
李杨告诉《环球企业家》,决策社交并非用户越活跃、问题越多越好。据他回忆,Thumb刚开始时,更多的是在帮助人们决策一些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但现在年轻用户激增后,就充斥了“今天发型怎样”、“我胖吗”等大量个人主观性提问,“这类问题多了,不仅会影响用户参与投票的欲望,而且让人厌烦。”
运营过程中,李杨非常看重提问的质量,避免打酱油式的问题,他认为垂直类决策应用会更有前景,因为起码在某类特定话题中,用户关注点比较集中,提问或者回答都会更具实际的参考价值。
其实,决策社交的核心在于“决策”辅助而非社交,即用户对决策权威性的信赖,应用能给用户以正确决策的能力。不过,群体智慧真的能保持一贯的准确性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杨引入了专家决策的机制,“时尚问答”上线的两三个月来,他邀请了多个时尚名人、形象设计师,在线实时为用户提供决策参考,这得到了不错反 响。
他认为,“主观问题方面,三个臭皮匠可能要比一个诸葛亮容易获得更准确的判断。而对客观问题,比如色彩搭配、痘痘治疗等,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相信诸葛亮。而且诸葛亮能引导用户提高话题的质量。”正如詹姆斯在《百万大决定》中所言,臭皮匠与诸葛亮一起分享意见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与“时尚问答”在线下引入知名专家不同,另一款决策社交应用“面包圈”倾向于通过算法为用户寻找隐藏在普通人中的诸葛亮。面包圈的做法是,将用户群建立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社交网络之上。通过分析微博上的大量数据,制定了一套算法,将问题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微博上最可能回答的人。
比如,某用户在面包圈回答过问题,而他又曾在自己的微博里讨论过对星巴克的感受,那么关于星巴克的提问就会发送给他,这样就保证了决策的可信性以及回答的速度。据了解,目前面包圈在20分钟内得到回复的提问已经超过了一半。
盈利模式之困
尽管决策社交即将形成一股风潮,但是其盈利模式目前仍然十分模糊。
当人们寻求决策时,后台适时地推送一些广告,这不就能带来收入吗?包括李杨在内,很多创业者都想过这个模式。但谢永开认为,“问答、决策社交都不适合一般广告,因为它们都有垂直化的倾向,这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像百度知道一样,能带来巨大的流量。同时,用户也会担心,广告主是否会影响决策的客观性。”
然而,决策社交的商业价值榜样却清晰的,那就是Pinterest类型的兴趣社交。数据显示,类似Pinterest的蘑菇街,每日能产生200多万UV,其中,接近100万的流量被引导到淘宝,约产生500万元交易额。这类网站只是分享购物果实的地方,起到导购的作用。与它们相比,Thumb却在帮用户做决定,抓住了购物前的那几秒决定,更直接地左右了人们的购物行为。
归根结底,决策社交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将用户、消费者的购买欲转化成指向商家的有效流量。蘑菇街刺激了大量消费欲产生,4%的转化率似乎并不过分。决策社交在焦虑的使用过程中,用户的欲望已经存在,比如服装门店里试衣服,在路上寻找餐厅,也就是说,它的应用场景更多的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那么,决策应用能否让用户放弃当前的购买欲,回家用鼠标下单?显然,这不太现实。
但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从来不缺乏想象,也从来没有技术不能实现的商业路径。只要用户在,商业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