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蛇”兵分两路
作为战略投资者,奇虎360在云笔记领域悄悄布下两个棋子,一家为FIT云笔记,另外一家则称暂不方便向媒体透露。奇虎360投资总监王翌对南都记者表示,从业务角度上来看,云笔记这样的产品作为工具类的互联网应用很受奇虎360欢迎;同时奇虎360可以为工具类应用带去平台优势,达到双赢目的。
不过,FIT云笔记作为最早切入云笔记市场的创业者,至今还没有借助奇虎360的平台发力,背后原因,是创业团队和投资团队都仍看不清楚云笔记背后的需求。王翌表示:“需求还没有起来的时候,帮推的意义不大。我们宁愿等一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需求是不是真实存在。”
王翌认为,把一个东西一件事情记录下来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人们在什么情况下有这个需求,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来配合这个需求,则一直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仍需要不断尝试。
在王翌推动下,FIT云笔记今年年初推出FIT便签,因为王翌看到每个办公室人员的桌面上都有便笺,FIT便签正是有鉴于此而设计的一个轻量级小纸条工具。通过FIT便签,用户可以随时记录想法,还可以短信、邮件的形式发送,设定定时提醒。
这小玩意没有让王翌失望,“FIT便签上线一周就拿到FIT云笔记一个月才拿到的用户量。”也正因为这个产品,让王翌颇有启发:中国用户对云笔记的需求,业界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全新的思考?
其实,从中国创业者涉足云笔记以来,对用户需求一直未理清头绪:云笔记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供大众百姓作为日常的记录使用,还是作为网民收藏控收集微博段子、图片,抑或是提供给商务人群作为工作的工具?
戈壁投资董事总经理童玮亮对南都记者分析,目前主要是兵分两路:一条是偏大众的娱乐产品,单纯只是记录日记,记录心情;另一条则是提升商务人群工作效率的工具。他提出,创业者从一开始就应该明确定位,如果要两者兼容,往往导致对产品的模糊。
我们也看到创业者的发展大致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云笔记更多是基于场景性的应用,比如记日记、记备忘,其记录倾向于私密性的数据,以FIT云笔记见长;一派则认为云笔记更多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知识,记录的数据更倾向于在小团体中分享,这以轻笔记、为知笔记为代表。
抢跑企业用户
Evernote在全球发展已相对成熟,据其官方最新对外公布数据,全球用户达到3000万,但中国用户数仅约为110万,约占所有注册用户的4%。
而在中国,背靠盛大的麦库记事以及背靠网易的有道云笔记这些“富二代”有着天然的推广优势,至今也不过是号称百万级别用户。FIT云笔记创始人吴晓丹很坦白地跟南都记者说,“现在来谈用户没有意义,这绝对不是一个能够让你眼前一亮的数字。”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目前中国主流用户群体更多关心娱乐类应用,对效率类的云笔记远说不上热衷。那么,如果个人用户市场发展受限,更有“钱景”的企业用户端市场能否发展起一套窄众的商业模式。
轻笔记、为知笔记已经通过群组功能,挖掘企业及团队市场。投资界人士普遍认为,企业用户是一个更容易盈利的市场,但是,企业市场将比个人市场更慢热,开拓更艰难。
假设一个小企业有20人,获得1000个该规模的企业用户,能达到2000用户级别。不过在企业市场里面,要获取1000个用户谈何容易。如果单从终端数来说,发展企业市场的增长速度甚至会比发展个人用户速度还慢。
限制中国企业用户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外小企业对待效率类工具的态度截然不同。王翌对南都记者表示,同样是企业用户,美国一家10人公司,已经很熟练地使用一些先进的“生产工具”,但是中国的10人公司还处于草根初创期,比拼的是工作时间、员工报酬,不重视为工具付出成本。
所以,王翌表示,企业用户端的产品存在一个矛盾的命题:如果是以免费模式来做企业用户,企业会觉得这工具不靠谱;以收费模式来做,收费的策略该怎么定?
收费不易,为企业定制产品,能不能增加吸引力?轻笔记就曾与中国青年海归协会合作定制一款APP,但是创始人陈昕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款定制仅仅是出于留住高端用户而做,未来轻笔记将不会走定制的道路。原因是,每家企业对产品的需求都不一样,定制一家的产品需要几十人来服务,这对于创业型公司的发展是挑战。
不过,戈壁创投董事总经理童玮亮则认为,围绕企业挖掘市场还是大有可为。他举例说,挖掘企业社交平台的Yammer,这个针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社交化沟通协作平台近期被微软以12亿美元的高价收购。所以,关键是创业型公司切入哪块市场,然后给企业提供的功能或者需求的迫切性有多大,又面临着怎样的竞争对手。他看好的机会,在于教育类和商务类的笔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