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跟随着入华的脚步,美国云笔记软件服务商Evernote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关注的焦点。
除了Evernote,目前,包括新闻阅读软件Flipboard、移动游戏i-Free、《水果忍者》、Outfit7(《汤姆猫》开发商)、《愤怒的小鸟》、Gree(聚逸)、DeNA、Zynga、Popcamp(植物大战僵尸)等企业和产品都加速推进其在华业务。
和此前雷声大雨点小相比,今年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海外群狼正实质性的大举入侵。国内众多移动开发者的日子也随之变得更加难过。
入华路数:全面借道国内企业
现实中,众多传统互联网巨头入华均难以逃脱败北的魔咒:搜索领域的Google、电商领域的乐酷天、社交领域的Myspace无一例外。
前有众多入华覆辙,后来者的海外移动互联网巨头为何仍加速闯进来?
行业属性的不同,成为众多巨头涉足国内市场的动因。
一方面,近一两年来,国内智能手机用户激增,潜在市场巨大。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产品变得“无国界”,特别是游戏领域,国内用户能迅速入门。
据了解,众多海外移动企业的市场份额中,中国市场都位居前三甲。
i-Free亚洲区CEO Evgeny Kosolapov说:“进入中国越早,就会获得更多的经验。这个市场的开发难度不会因为晚进入就会变得容易。”
这些移动互联网巨头入华的套路和此前众多互联网企业相同:寻找中国本土大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运营团队全部来自中国,业务展开也在中国,和国外用户群独立。
Evernote入华,一方面借助手机浏览器厂商UcWeb的资源合作,一方面接受了由中国宽带产业基金(CBC Capital)领投的7000万美元投资。
Flipboard则结盟新浪和人人。游戏领域的《水果忍者》采取广告运营由多盟代理,并和乐逗游戏、杭州思凯合作。而国内移动广告平台帷千动媒则接管了《愤怒的小鸟》在华的广告运营。
此外,众多海外公司纷纷借助国内的开放平台来推进业务进展。其中,《会说话的汤姆猫》就借助国内QQ、飞信等平台进行分销。
有了钱,有了渠道,加上原本精品的应用,众多的海外移动巨头切入国内市场,就一定有戏吗?
一从业者告诉腾讯科技,目前众多移动互联网大佬入华只是表面看着热闹,实际上除了游戏外,其他都做得一般,特别是一些社交、音乐和付费门槛较高的应用在中国很难发展。
《水果忍者》开发商Halfbrick公司CMO Phil Larsen告诉腾讯科技,众多海外游戏精品公司到中国面临盗版的困境,真正赚的钱却并不多。
双向挤压:国内开发者日子更难过
国外精品应用加快入华脚步,自然波及国内的开发者:绝大多数国内的产品难以和国外产品抗衡,用户被逐步分流。
此外,资本趋冷和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加速布局也进一步挤压了开发者的发展空间。
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手机应用开发者总数约100万人。一年之前,国内移动应用开发者可以只专注如何提升用户量,暂不考虑盈利。但眼下,资本趋冷,没有了资本的追捧,众多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必须焦头烂额的找出路。
戈壁创投童玮亮(微博)表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投入少而分散,类似于天使孵化器。据了解,国内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所获得投资平均规模在100-500万元,有的仅有几十万,乃至几万元。
没有财力支撑,国内大多数创业团队可能随时死掉,和国外巨头PK俨然成为一句空头口号。
虽然海外Instagram和Drawsomething的迅速成功,预示着移动互联网领域,传统的互联网巨头难以掌控更多创意,潜在机会巨大。
但纵观2012年,一方面,上半年几乎没有几款能让市场眼前为之一亮的移动应用出炉。另一方面,国内巨头依据原有势力在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布局让开发者很头疼。
眼下,阿里巴巴在手机操作系统、移动电商、LBS、社交等移动领域全面布局,其中在iOS上的应用产品就达到20多款;盛大也在操作系统、网络电话、云笔记、微视频、云存储方面加速推进。此外、百度、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众多互联网巨头的业务都全面延伸至移动互联网领域。
“大家都强调移动互联网创业要尽量选择避开巨头林立的互联网巨头,切入另一个格局未开的新市场。可是各大移动互联网山头都有这些巨头的红旗,除了山寨国外的模式,真正可做的领域很少。”一位开发者如此抱怨。
未来,多方厮杀下,谁能真正挺住?
“众多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工具类因其实用性,可快速积累用户,从中衍生出相关的服务,如云、社区等;移动游戏和广告能最快实现盈利;移动阅读已有一两年积累,将稳步发展。”一位投资人说,“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仍然是一块处女地,市场估值走低,风险会变小,恰是资本进入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