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了解市场的投资者而设的一个‘买者自负’市场”,一句类似免责条款的推广语赫然悬挂在已有十三年历史的香港创业板官网上。
这是一个曾经轰轰烈烈、如今乏人问津的市场。昨日的交易数据显示,香港创业板全日成交金额为1.79亿港元,而主板全日成交金额为529.1亿港元,创业板连主板“九牛一毛”都不到。
从要成为香港的“纳斯达克”到沦为“香港的B股”再到转型为主板“跳板”,香港创业板的发程历程令人唏嘘。“有香港创业板这样的案例,不少人对内地创业板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仍充满了疑虑。”一位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虽然他们都有存在价值。”
纳斯达克梦碎
1999年11月,IT浪潮高潮迭起,香港创业板市场效仿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逐浪而生,将IT行业作为创业板市场的行业定位,风头一时无两。长江生命科技(00775.HK)、TOM集团(02383.HK)等以科技网络为主题的企业均在创业板上市,更出现散户排队认购相关新股的盛况。
数据显示,1999年11月在香港创业板挂牌的企业有3家;2000年立刻新增47家;2001年再有57家企业挂牌上市;2002年又增57家,新上市公司数目甚至多于同时期的主板市场。
但时间已过去十年,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数目却处于“原地踏步”状态。截至今年9月30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目为178家,只比开板前三年的164家增加了14家,其中10家还是在今年上市的。
而1999年首批企业挂牌,香港创业板市场平均每日的成交额就达到3.56亿港元,而如今178家企业挂牌平均成交额仅1.39亿港元,显得颇为尴尬。
IT泡沫破裂和监管不力将香港创业板推到了“边缘化”险境。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曾对记者表示,香港创业板成立初期便效仿美国市场的准入披露制,将责任全部下放给投行,只要按照程序披露材料便可。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的民企跟国际企业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个方法尝试了一段时间后便发现行不通,与成熟市场上百年的‘契约精神’熏陶不一样。”他指出,去年在美国市场刮起的“中概股风暴”,香港市场早在2000年时便已刮过多次,当时出现了一大堆有问题的公司。
演变为“跳板”市场
国泰君安国际执行董事兼企业融资及股票资本市场部主管王冬青向记者表示,科技网络热潮和“仙股风波”,对香港创业板的打击很大,导致其流动性和市盈率均远远低于主板。
另一位多年研究B股的市场人士称,香港的创业板与内地B股市场的状况非常相近。同时,其壳公司和“仙股”充斥的“声誉”令机构投资者却步。
如今内地B股企业正在开始寻找出路,中集“B转H”将于12月中旬挂牌上市。王冬青认为,2008年后香港监管机构作出定位调整,在创业板上市后企业在满足一定条件后便可转到主板,从而令香港创业板和主板之间“没有分得太开”。
据他介绍,内地企业到创业板上市一直没有限制,在创业板上市后企业只要连续两年现金净流入不低于2000万港元,以及股东在过去一年没有变化,便可转为主板上市。
与直接主板上市需要在过去三个财政年度至少5000万港元盈利、上市市值至少2亿港元以及至少融资5000万港元的要求相比,香港创业板甚至可以没有实质业务便上市,此后再转为主板上市,确是一块不错的“跳板”。
港交所2008年5月指出,在与香港证监会讨论后,认为将创业板重新定位为“第二板及跃升主板的踏脚石,将是一个合适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