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准中国故事
“现在到了中国机构讲中国故事的时候了。我们要用别人了解的方式,讲准中国的故事,也就是企业能干什么。”殷可说。
进入2011年以来,由于境外投资者普遍预期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加上近期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地方融资平台困境”、“会计造假”等问题进行炒作,使得中国企业海外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殷可告诉记者,全球资本市场对于中信证券的发行以及后市股价表现,也经历了从最初的怀疑到认可、最后信服的过程。
“最了解中国发行人的仍然是中资投行,这是文化、经济、体制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现实。”这是殷可在整个发行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中信证券能在弱市中成功发行,得益于中信证券与牵头机构中信证券国际以及几家中资机构在利益上的一致性,得益于避免了外资投行对于中国企业境外资本运作的制约。“中信、建行和工行三个保荐人对中国市场的理解非常一致。”殷可说,“我们让外国投资者明白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律,那就是中国大量依赖银行贷款的路是走不下去的,而债券资本市场亟待发展。此外,中信证券的中间产品如资产证券化产品(ABS)、信用产品等都会越来越丰富。这样我们的故事就很完美。我们说的不是哪个公司的经验,而是展示全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上市意义比想象大
中信证券H股创新的承销团结构,有效利用了外资投行的全球销售网络。殷可透露,虽然外资投行初期对于不担任簿记管理人角色有所顾虑,但事实证明,由中资投行统筹簿记订单,使外资投行专注于研究及全球股票销售,所获得的发行效果很好。
中信证券H股的成功发行,让很多人开始憧憬国内证券公司开始真正走向国际化的一天。已在香港精耕细作多年的殷可表示,国际化必须立足于本土市场,必须本土市场先国际化,中介机构才能国际化。“‘走出去’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投行走出去,跟企业走出去是相辅相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信H股上市比我们想象的重要。”殷可表示,明年中信证券还要做四家企业海外上市的牵头人,可以利用这次上市的成功经验,实现内外充分结合,同时能够在企业海外上市之后,在新的平台上协助他们考虑问题。他还表示,短期内中信证券不会去抢占境外当地的市场份额,而会创造新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