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新股发行改革带来的最大影响是800余家新股“后备军”,如何以市场化的手段化解新股“堰塞湖”的问题,对市场来说是一大考验。IPO市场遇冷,该产业链上的一众参与者也遭遇寒冬,PE(私募股权)、券商等机构都在通过各种方法“开源节流”以应对严冬。
本报策划了系列报道对2012年IPO市场进行总结,并展望2013年该市场可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2011年,贵州、新疆和西藏三省(自治区)没有一家公司申报上市,但2012年贵州朗玛信息和西藏海思科的上市,为两省(自治区)实现‘零突破’。新疆地区也有两家企业实现上市。”
过会数量
苏浙沪下滑很明显
黔藏新实现零突破
数据显示,2011年京粤苏浙地区为IPO贡献了157家企业,领跑全国各省。2012年,虽然这些地区领跑态势依旧,但在政策扶持下,西部企业IPO数量取得突破。统计显示,2012年上市数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和上海,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29家、22家、21家、18家。相较2011年,4个省(直辖市)上市公司的数量出现大幅下滑。单个省份来看下滑幅度超过50%的是江苏、浙江和上海。
5月30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IPO审核中优先审核西部地区企业,均衡安排沪深交易所拟上市企业审核进度。该负责人介绍,2011年度,证监会共支持西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达780.68亿元,其中,核准18家西部企业分别在主板、创业板市场首发上市,募集资金为154.97亿元;核准49家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再融资申请,总募集资金为625.7亿元,其中16家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215.2亿元。
由于今年IPO数量整体缩水,西部企业整体融资规模有所下降,但西部不少企业上市获得突破。具体来看,2011年,贵州、新疆和西藏三省(自治区)没有一家公司申报上市,但2012年贵州朗玛信息和西藏海思科的上市,为两省(自治区)实现“零突破”。新疆地区也有两家企业实现上市。
今年以来,证监会多位官员均表示要支持西部企业上市。9月25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第三届中国西部金融论坛上表示,配合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共同做好后备上市资源培育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创新型等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推动扩大债券融资规模,逐步扩大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积极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推动西部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产业整合和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产业资本有序流动,促进西部经济调结构、转方式。
在同一个论坛上,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也表示,大力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发挥西部经济的特色优势。西部地区除了传统的产业优势外,在旅游、文化、特色农业食品、特色资源领域具有特殊的优势,支持这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西部经济的发展优势,更全面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目前800余家申报上市的企业中,西部企业的数量也有所增加。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西部企业的上市进程会加快。
审核情况
37家公司未通过审核
持续盈利能力成主因
2012年IPO上会数量较2011年有所减少,因此,过会率较之升高了约2个百分点。不过,终止审查的公司却稍有增加。
统计显示,今年有225家企业上会,176家过会,过会率78.22%;37家未通过审核;12家为终止审核和暂缓表决。2011年企业过会率只有76.81%,但由于基数较大,过会率虽较今年较低,但过会企业有265家,超过了今年的上会数量。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在主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大幅下滑。37家未通过审核的企业都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中小板有18家,创业板有19家。
“证监会对上市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独立性、股权结构、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公司治理等问题会重点关注。”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高级经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证监会更加强调信息披露的真实和完整,只要风险揭示完整,不是硬伤一般都会过会。”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证监会在新股发行改革中,信息披露弱化了盈利判断。不过,记者粗略统计,有15家企业因持续盈利问题上市申请被否,可见证监会对“企业是否有持续盈利能力”还是比较关注。
以安徽铜都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证监会发审委表示,该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逐年下滑,应收账款激增。这些事项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遂否决了该公司的首发申请。
在被否原因中,仅次于持续盈利问题的是“企业的独立性”问题,有近10家公司因该质疑被否。
以海澜之家为例,该公司的控股股东海澜集团曾是上市公司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2009年、2010年,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家主要供应商与海澜之家、海澜集团存在业务或资金往来,申报材料和公司代表、保荐代表人的现场陈述未就上述具体事项作出充分、合理的解释。因此,发审委认为,该公司独立性存在缺陷。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会的225家公司,有30家公司为二次,乃至三次,甚至四次冲关IPO的公司,相比过去多次上会公司的高通过率,今年的冲关难度大为提升。统计显示,30家公司中,25家攻关成功、5家被否;而2011年有37家公司二次上会,仅有2家公司被否。
新股表现
市盈率降至22.97倍
7只首日破发超一成
2012年,上证综指向2000点奔去,因上市公司存在不规范运作、业绩下滑等问题,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因此,2011年的新股破发潮得以在2012年延续。2011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已逐步回归理性,而在新股发行改革新政的推动下,2012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则进一步下降。数据显示,2012年上市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为22.97倍,相比2010年47.6倍的市盈率,降去大半。
下滑幅度最明显的应该是此前“三高”现象突出的创业板。2012年创业板平均发行市盈率为33.58倍,2011年为53.32倍,下滑幅度接近40%;2012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为28.71倍,2011年为43.85倍,下滑幅度34.5%。
尽管发行市盈率下滑,但破发局面没有出现根本扭转。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55家上市公司中,有39家公司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为25.16%,相比2011年77家有所下滑,但从上市公司占比来看,与2011年基本持平。
上市首日破发幅度超过一成的个股有7只,而2011年这一数字达到20只。加加食品、利君股份位列首日破发榜的前两位,破发幅度均超过20%。
今年年末的情况相对2011年将会好上许多。尽管今年还有约90家已过会未发行的公司,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公司披露招股程序。有消息称,年内将不再发行新股。这意味着11月2日上市,上市首日涨幅达到626.74%的浙江世宝将成为今年IPO的收官之作。这样靓丽的表现可以说为2012年IPO新股发行画下了一个值得纪念的记号。
2011年12月29日,4家创业板公司上市,南通锻压和金明精机双双出现破发,当日收盘跌幅分别为10.18%和15.76%。
不过,作为一只从香港市场回归A股的上市公司,尽管浙江世宝上市首日大规模上涨让部分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该公司A股与H股股价的差异,却透露出A股股民非理性投资的状态。11月2日,浙江世宝A股股价报收18.75元,H股报收2.68港元,下跌3.6%。
今年全年次新股破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记者统计,截至12月3日,2012年上市的新股有106只个股跌破发行价。破发率接近七成,与2011年持平。
“经历2011年大面积破发之后,上市公司和券商对于发行价的确定也比较谨慎,尤其是在‘25%的规则’发布之后,市盈率下降破发率肯定会减少。”上海一家私募基金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股发行改革在控制发行市盈率的当下也控制了炒新,这也让打新的收益率下滑,因此,今年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还比较平稳。”
整体来看,2012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收盘涨幅为26.55%,较之2011年的21.35%有所上升,不过,与2010年41.9%相比,还比较理性。浙江世宝、洛阳钼业、宏昌电子等3家首日涨幅在100%以上的个股,拉高了上述平均数。而这3家公司发行价分别为3.6元、3元和2.58元。不过,相比宏昌电子“从一而终”的低调,洛阳钼业和浙江世宝的低价显得有些被动。两家公司最终发行规模和发行价格都较此前计划大幅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