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赴任山东,肖钢接替这个“火山口上”的位子,证监会主席来自银行系统的传统仍在延续。
换领导对一个部门的影响有时很大,有时很小
中国资本市场总体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发展与规范一直是两大主题,“在规范中发展”与“在发展中规范”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代表了不同的政策导向。
有业内人士总结认为,刘鸿儒、周道炯、周正庆、周小川、尚福林、郭树清六任主席,恰好分别对应着强调发展与偏重规范的轮回。强调发展的时期,股市走势整体较强;偏重规范的时期,股市走势整体较弱。
照此推理,则肖钢时代证券市场应属于强调发展期。这个“两分法”当然有过于简单之嫌。但考虑到郭树清在短短17个月内已推出70余项新政策,覆盖证券市场的方方面面,肖钢至少在法制体系的规范性方面,已无需过多作为。
从宏观层面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打击内幕交易,是证监会主席不变的使命。而从郭树清、肖钢两位领导以往的工作经历、个人风格来看,新领导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工作思路上料将会有一些变化。
郭树清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其视野开阔,知识渊博,多次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包括一些颇具争议性的观点。在短短任期内推出大量新政策,是其任上最大特色。外界褒贬亦集中于此。褒之者誉为新政、勤政、法制;贬之者认为过于理想化,四面出击,流于形式。
致力于规范市场的监管者,往往要面临市场下跌带来的压力。2012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实际上暂停IPO,方才令股市摆脱低迷,有所起色。但这恰恰背离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也为以后的行情发展留下隐患。
肖钢相比之下作风更为低调。除了去年警示“影子银行”风险之外,其观点鲜为人知。
从履历看,肖钢曾为央行系统最年轻的局级干部,金融系统最年轻的副部级,五大行最年轻的一把手,种种殊荣,足证其能力。对其风格,业内多有务实、强硬、稳健之评。
眼下,摆在肖钢面前的首个难题就是何时重启IPO。
目前IPO在审企业财务核查的自查阶段接近尾声,700多家拟上市公司项目小组已准备浩浩荡荡开往北京递交材料。这些再审企业如何消化,成为市场人士最关注的话题。
根据此前政策推算,在3月底待上市企业自查完成后,4月底,在主板上市的国企和相对简单易查的部分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开始缓慢发行;5月底到6月,开始重开发审会;正常化审发在相关企业补中报后。
证监会主席的更替,对上述事件发展已有微妙影响。业内人士称,目前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核查已有所放松。至于IPO重启时机,尚需等待新领导定调。
无论何时重启IPO,短期必然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如何最大程度化解其负面影响,无疑是对肖钢的一大考验,也是新任证监会主席展现其个人风格的一次机会。(作者为本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