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打破“大一统”金融体制,转型为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的金融业的历史。
正是得益于三十余年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
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1年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序显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2010年的净利润分别达到325亿美元和264亿美元,分列全球第一、第二名。
若以一级资本排序,工行、建行、中行与农行分列全球第六、第八、第九和第十四位。若以排序变动幅度而论,在位置上升幅度最大的全球十大银行中,中国银行业占据半壁江山。
“从1978年,人民银行既发行钞票、又吸收储蓄的金融”大一统“开始,历经三十余年的图治,中国金融业正呈现出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百舸争流的景象。”
“包打天下”与“百家争鸣”
“中国经济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金融体制的改革也是以市场为导向。”在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改革开放以前,经济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金融则是“大一统”的金融制度。
所谓大一统,就是人民银行一家包打天下,不但身兼中央银行的职能,还开办吸收储蓄等商业银行业务。这一框架下,中行仅仅是人行专营外汇业务的一个部门;农行也是人行专为农村提供金融业务的部门。此外,财政部还下设建行,专门管理和分配拨给建设项目的政府资金。
最初的变革发生在1984年:工商银行从人民银行中分立而出,加上之前的中行、建行、农行,中国形成了四大专业银行体系。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则专注于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国的这种专业银行体系持续了约十年之久,1993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重塑中国的金融体系。事实上,从效果看,这一决定基本奠定了今后中国金融生态的大框架。
上述决定提出的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根据上述决定,1994年,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相继成立。在此之后,股份制银行、农信社、城信社也渐次登上金融舞台,一时间,中国的银行业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国有银行“突围”
在银行业迅速扩张的同时,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后一次重大的机遇——加入WTO。加入WTO,意味着中国金融业要和实力、经验远胜于己的西方金融机构竞争。
撇开入世不谈,更重要的是,当时以四大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已积累了大量的风险。以国有大行为例,四大行报告的不良贷款率约25%,但市场的估计基本在35%至40%之间。
当时国际上甚至流行着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
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其专著《大行蝶变》中称,在改革节奏上,亚洲金融危机加大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感。
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介绍称,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国有大行改革:1998年,通过财政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资本金;1999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承接国有大行和国开行剥离的1.4万亿不良资产。
到了2003年,中国金融业改革迎来高潮:当时,国家决定启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创造性地运用国家外汇储备注资大型商业银行,按照核销已实际损失掉的资本金、剥离处置不良资产、外汇储备注资、境内外发行上市的财务重组“四部曲”方案,全面推进改革。
2005年,建行率先在香港上市,中行、工行则于2006年上市,农行在2010年也登陆了资本市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终于顺利圆满完成。
在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这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银行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公司治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地位也得到大幅提升。
证券、保险齐头并进
一直以来,在中国的金融业结构中,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占比超过90%以上。不夸张地说,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金融业的成就。但需要强调的是,银行业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证券、保险、信托等其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并未沉寂。
资本市场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上海和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筹备成立算起,中国的资本市场已历经20余年的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投资者账户已经超过1.6亿,市场规模也已升至世界第二,规模上已是十足的世界级市场。
保险市场方面,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保险市场由一家公司经营,全部保费收入只有4.6亿元。而行至2007年底,全国保险公司已达到110家,总资产2.9万亿元,实现保费收入7000多亿元,市场规模增长1500多倍。
保监会原主席吴定富曾在署名文章中称,保险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逐步成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成为支持投资、扩大消费和保障出口的重要因素。
此外,信托、租赁、担保、典当等其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更是在最近三十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2008年以来,中国信托业的信托资产规模每年以约一万亿元的增长不断刷新纪录,2012年6月末达到5.54万亿。
填充央行工具箱
一方面,金融机构主体日益多元化,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基础设施;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也在日益丰富。
改革开放之前,财政是国民收入分配主体。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调控中占据主导地位,货币政策实际上是综合信贷政策,强调的是“钱随物走”。资源的分配主要通过行政命令决定,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并没有真正的货币政策。
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决定,由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此后,人民银行设立了人民银行理事会,作为协调决策机构;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制度,初步确定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
1995年《人民银行法》获得通过,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根据《人民银行法》,央行不得向财政透支,央行的独立性得到大大加强。
行至目前,人民银行宏观调控工具箱中的工具已经大大丰富,不但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威力巨大的“终极武器”;更有央票、正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央行票据。
“2003年以后随着流动性过剩压力增大,大规模对冲与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矛盾凸显。”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表示,为此,人民银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创新,从2003年4月起发行央行票据,为顺利完成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任务提供了可能。
以2006年至2010年11月为例,央行共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约33万亿元,其中发行央行票据约20万亿元,开展回购操作约13万亿元。央行票据的发行,极大地对冲了外汇占款的压力,成为中国化解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
在央行完善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此前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则分解至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三家监管机构之中。
2003年,中国银监会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加上央行、保监会、证监会,中国金融管体系中的“一行三会”组织架构正式成行。
汇改变迁
谈到中国的金融改革,无法回避汇率形成机制这个核心话题。
1994年之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体制实施重大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汇率并轨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
而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减弱以及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05年7月21日中国再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但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为了应对危机,人民币汇率短暂收窄了浮动区间。
直至2010年6月19日,中国再次启动汇改,此后汇率改革稳步推进。就在今年,央行还曾扩大了人民币对美元每日浮动区间,从之前的上下0.5%扩大至上下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认为,2005年以来,在自主、可控、渐进原则下,人民币汇率改革不断推进、深化,尽管中间有所波折,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正趋于完善。
统计显示,从2005年7月份算起,真实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已经超过了25%。
“至少从现阶段来说,非常明显的是,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于均衡水平。”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称,在过去五年中,中国进行了很多、很大力度的汇率改革。
在2010年汇改重启的同时,人民币还迎来了另一项重大的变革,即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起步。
截至2011年末,人民银行与韩国、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总额为1.3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而整个2011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累计发生额就已高达1.56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