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超短融发行主体大扩容 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演进

2012-6-14 6:21:38东方财富 【字体: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独家获悉,超级短期融资券(下称“超短融”)的发行主体范围已大幅度扩充至一般中央AAA级企业及其一家AAA级核心子公司。

  与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相比,超短融可谓占尽优势:不但发行利率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而且发行快捷、灵活,无需银行贷款那般繁杂的审核。

  此次发行主体扩容后,超短融将在相当程度上对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产生挤压。这对于正在经受利率市场化考验的银行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大扩容

  “5月中下旬,交易商协会曾召集参与超短融的机构开会,会上就定下了这个事情。”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但这次超短融的范围只放宽至AAA级央企,地方的AAA级企业尚未放开。

  2010年末,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超短融。推出当天,协会就接受了3家发行人的超短融发行注册,注册额度共计2100亿元人民币。

  早在超短融推出之初,出于控制风险等因素的考量,发行主体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据媒体报道,初期的发行人包括9家大型国有企业和铁道部。

  而截至目前,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央企就有110多家,并且其中绝大部分为AAA企业。换句话说,超短融发行主体扩容之后,能发行超短融的央企数量将在原有基础上跃升一个数量级。

  “超短融面世之初,人气不旺,到后来随着市场认知度的增强,现在的情况还不错。”一位券商固定收益分析师表示,短融、中票发行的规模已经很大了,难以有大规模的增长。

  他还表示,超短融发行人的扩容是大势所趋。前期试点之所以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主要是控制风险,今后超短融很有可能进一步放宽至地方的AAA级企业甚至是AA级企业。

  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在推动超短融发行主体扩容的同时,期限方面,交易商协会还希望发行人根据资金需求情况,尽量配置多种期限的超短融。

  “双刃剑”

  一位国有大行北京分行负责人表示,超短融发行期限在9个月以内,这一融资工具与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构成直接的竞争。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当前利润依然严重依赖存贷利差,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又是最重要的贷款产品之一。但与超短融相比,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优势全无。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月初发行的200亿元超短融为例,其期限为270天,票面利率为4.45%。而同期银行6个月贷款基准利率为6.1%,一年期利率更是高达6.56%。

  此前超短融被限定在几家大型央企范围之内,对银行流贷冲击有限,但发行主体扩容之后,对银行流贷的冲击将开始日益显现。

  业内人士称,由于央企主要集中在北京,这种冲击在国有大行的北京分行层面影响最大。

  “也就那么100多家央企,相比于几十万亿的银行贷款来讲,数量有限。”上述券商分析师则表示了乐观。他还认为,对于银行而言,超短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与流贷直接竞争;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做超短融的承销商,能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在交易商协会看来,商业银行通过承销与分销超短融债券产品,可增强创造佣金、理财等中间业务收入及对市场分析研判的能力,提升银行业的市场敏感性和资金管理水平,减少对净息差依赖,客观上为利率市场化推进扫平环境障碍。

  “金融脱媒,早晚都要来。”上述业内人士称,短融、中票刚推出的时候,商业银行也很抵触。但到现在,短融、中票的承销已经成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脱媒提速

  上述国有大行北京分行人士称,去年理财产品已是利率市场化的提前预演,再加上这次超短融的扩容,金融脱媒明显,今年银行可谓腹背受敌。

  6月8日,央行利率新政实施,利率市场化加速。穆迪在其分析报告中称,为了保护息差,中资银行将会有动力去提高具有更高风险的高收益贷款的比重。

  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同时,做大债券市场,发展直接融资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此次超短融发行主体的扩容,便是直接融资大发展一个最好例证。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脱媒交织演进下,商业银行受到双重冲击。这或许意味着,对于2011年净赚超万亿的银行业而言,好日子已一去不复返。

  “发展直接融资是一个大趋势,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参与。”上述业内人士称,短期,中间业务的收入或许难以弥补信贷方面的损失;但长期看,做强非息收入却正是银行转型的重要抓手。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