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题:非公有制经济助推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王府井附近的翠花胡同内,一家名为“悦宾饭店”的私营餐馆开业了。当时这家有点“另类”的私人餐馆,吸引了众多中外人士,一时间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前来的人们用新奇的目光关注着它的命运。
当时,黑猫白猫的典故重新被中国人传为佳话,计划经济正逐渐为市场经济所取代,个体私营经济崭露头角。这里被媒体称为“中国餐饮个体第一家”,其创办者刘桂仙亦被誉为私营经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今,在中国大陆,个体私营的各类企业早已不是凤毛麟角,这家号称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第一家的个体餐饮企业,融入中国市场经济肌体之中,成为北京乃至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体一个最普通的经济细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最新统计,中国全国有非公有制企业1012.3万户、个体工商户3756万户,从业人员近2亿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创造了近90%的新增就业岗位。最近十年间,中国更接连出台了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
2005年2月29日中国政府颁布实施“非公36条”,即《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国国内第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2010年5月7日中国政府再次颁布了“新非公36条”,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明确了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鼓励私营企业做大、做强、做活,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凡允许国有和外资企业进入的投资领域,一律对个体私营企业开放。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规模、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要求,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竞争优势的私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服务业私营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推动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说,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不断发展完善的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今年3月5日全国人大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谈到改革时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