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一轮地方投资冲动,地方平台的融资模式开始推陈出新。某些“创新”举措渐渐触及监管底线。
2012年11月初,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决定暂停副省级以下城市地方融资平台项目。随后,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162号文件,对于土地储备规模、结构及融资行为进行规范。当月,国家发改委也将利用地方融资平台发行另类企业债的融资“创新”叫停。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几条“收紧”政策,似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防范问题。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市场化改造、调解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以及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才是治本之策。
警惕金融风险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实际上从今年开始,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方式就已出现“变种”倾向。主要体现是“影子银行”的放开。
自2010年中央清理地方融资平台以来,以银行信贷为主的传统融资方式日渐受到监管。这迫使投资需求依然旺盛的地方政府不得不开始寻觅其他替代性融资工具。于是,城投债、基建信托、房地产信托、资金池信托、中期票据和短融等与影子银行相关的融资方式接踵而来。
影子银行的放开,很重要一项任务就是帮助地方政府“借新债还旧债”。在银行信贷管控仍维持“降旧控新,总量不突破”的规则下,影子银行成为地方政府应对偿债高峰到期的救命稻草。
然而,由于目前大部分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之外,其蕴含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引发担忧。已有专家预测,2013年,信托方面的风险便会开始显现。
据刘煜辉了解,“目前地方区县政府都在搞基建信托”,总体资金规模已至“1.2万~1.5万亿元”。刘煜辉表示,地方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借债之势甚于2009年。
2012年12月17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出警告,随着中国地方政府信托合作产品金额的持续增长,部分地方政府的信用质量将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理财产品中心副主任袁增霆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信托产品的资金投向与工商企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均有关联。这其中,哪些项目会与地方融资平台挂钩,很难看得清楚。但“出了事后,却总由政府兜底”。
袁增霆表示,在研究信托问题时,他所在研究机构遇到的一大苦恼是,“一直无法获得真实信息和数据”。目前,仅能通过信托公司的官网或者信托协会、监管机构官网获取信息。但有关资金投向的信息“非常有限”。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钱金叶也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目前银行往往通过各类“理财产品”向地方平台“输血”。而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出问题,原因之一也在于信息模糊。
鉴于上述状况,刘煜辉认为,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新一轮的地方债务摸底可能又要展开”。
争议162号文
另一项防范地方融资平台“变脸”风险的“收网”行动,是从土地政策层面展开的。
2012年11月初,国土资源部联合其他三部委下发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162号文件。要求加强土地储备管理,严格控制土地储备总规模和融资规模,规范土地储备融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
以往,土地储备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如果对新增土地储备规模没有必要的控制,地方政府就会乐意于做大储备土地的抵押融资,地方债务规模容易超出地方政府所能承受的极限,引发土地融资信贷风险。
基于此,162号文件对新增土地储备规模作出严控。房地产高级经济师章林晓认为,此举可以看出,“土地融资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已经不得不防了”。
12 下一页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