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省、市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壮大”、“做大做强”地方投融资平台,以解决城镇化投融资难题。从各省情况看,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较前几年放缓,2013年财政收入目标也被调低,因此,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建设成为今年各地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有可能凸显。
地方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迅速包装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承接各路资金的目的,进而将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31个省级国资委中有28个省份都设有融资平台,地市设立的融资平台更多。自2010年至今,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的飞速发展,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也在急剧膨胀,大规模的投融资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居高不下的举债。
而且,地方政府日益扩大的财政支出缺口正对这种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持续性构成挑战。1月22日,财政部公布的2012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仅为12.8%,比2011年回落12.2个百分点。而单从地方财政收入情况来看,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1077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比2011年也回落12.9个百分点。
有分析认为,从2013年开端的情况来看,地方投资冲动已经出现苗头,再加上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可以预见到的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基建投资和地方政府的负债总体规模和水平都将保持高增速。
这将加剧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目前来看,一些地方平台也频频出现利用虚假的经营情况数据、抵押品等不实信息来进行违规融资。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在融资平台贷款被迫压缩规模之后,变相通过将地方债务转移至银行表外,如通过城投债、信托等形式继续滚雪球。
为加速城镇化进程,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建设成为今年各地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地方融资环境趋紧,融资平台后续如何提升“造血”功能,平台融资结构的调整何去何从已经成为各地政府要重点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