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将于今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旨在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探讨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届时,如何把握经济下行这一战略机遇期以及应对全球流动性等问题将成为本次年会的重要议题。
如何应对经济增速下滑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为13年来最低值。
专家分析认为,受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房地产调控等综合因素影响,中国经济难以恢复到过去“10”以上的增长,今年GDP增速或将维持在“8”左右。经济增速放缓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发展成果惠及国民的步伐或将加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3日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8.2%,2014年增长8.5%,与上一次预测持平。报告指出,中国为了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继续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改革,拉动私人消费,从而重新平衡经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日前在《经济日报》撰文称,美欧日市场的疲软也使我国面临难得的机遇。对内,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产业升级,对外可以扩大国际并购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企稳回升,而且能够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如何应对全球流动性隐忧
近期,从美联储到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发达经济体都在采取更加积极的干预措施刺激经济。在短期增长动能不足、公共财政受限背景下,未来数年货币政策或将维持甚至扩大。这一方面会增加中国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经济复苏仍未巩固的情况下,欧美继续贸易保护主义使中国出口备受压力。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面对输入性通胀预期,应加紧促进资源类中资企业“走出去”,在融资、经营和股权等多层次与境外上游资源类实业实现战略合作,控制关键资源,锁定市场风险,在矿业、农业等部门打破国际产业巨头垄断战略资源的局面。
针对愈发严峻的外贸环境,中国商务部门、出口行业和企业需更加娴熟掌握和运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各种法律、法规,积极维权。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经济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结构,尽快结束“出口替代内需”的增长模式,提高自主、内生增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