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各个省市陆续在人代会上公布的2012年经济成绩单显示,广东、江苏、山东位列全国三甲,成为遥遥领先的GDP5万亿俱乐部成员,而4万亿俱乐部空无一人,浙江经济总量3.4万亿。近日,浙江省代省长李强在省政协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讨论现场说:“望着经济领跑的5万亿俱乐部成员,浙江被他们拉得越来越远。”
浙江和5万亿俱乐部的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
2012年,浙江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人均GDP比拼,就算不考虑4个直辖市,和兄弟省区相比,浙江才排名老三,不及江苏,也不及近年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内蒙古。李强认为,作为经济大省,浙江的生产效率依然比较低。生产效率低,表现在创造同样的财富,浙江消耗的资源多,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多。这个低不是和欧美、日韩比,就算和沿海兄弟省市比,浙江都低。浙江的产业结构处在什么档次,一个数字就能说明问题,浙江吸引了2500万外来务工者,七成以上只拥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因为生产效率低,浙江经济有好的盆景,但没能形成好的风景。”而广东、江苏、山东长期注重经济转型升级的结果。
倒下的企业大多是因为走得太快
谋划浙江的经济发展,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平衡至关重要,快与稳的关系至关重要,近年来浙江倒下的企业,不是因为发展太慢,而是因为走得太快。一些企业家遭遇多元化陷阱,容易闻风而动,什么行业赚钱就进入什么行业,摊子铺得过大。
改革是最大红利管经济要“抓大活小”
改革是浙江发展的最大活力,改革是浙江未来的最大红利。在李强眼中,政府管经济,要“抓大活小”。所谓抓大,就是抓住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重大民生项目,尤其是主打新兴产业的遍布全省的14个产业集聚区。这14个集聚区,每年各自至少要引入一个大项目。什么叫大项目?投资额要超过50亿元,如此规模的项目才可能引来一批小项目在它身旁扎堆,拉动一个新产业。如果没有大项目,就像遍布各地的开发区一样,只能小打小闹,只能过小日子。
对于各类小项目,政府要“少管、放活”。企业家最懂市场,他最懂钱投向哪里能赚钱,政府管他那么多干吗?一个小项目要落户浙江,政府只需把住两道关,一是安全关,这个项目不能带来消防、环境安全隐患,二是亩产关,占用一块土地一年,能带来多少产出,消耗多少能源,排放多少污染物。
别忘了国内市场就是世界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一些政府领导调任国企,角色变了,才发现企业想做点事情,审批太难。李强说,浙江搞审批制度改革,要做全国审批数最少,审批速度最快的省份。为审批提速,要向下级政府放权。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浙商出口受冲击不小,李强说:“别忘了国内市场就是世界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强调浙商要“两手抓,抓两手”。
部分浙江企业遭遇融资难,李强认为,归根结底还是产品缺市场,如果产品能够畅销,银行就敢给钱。浙货要学习苹果,创新营销模式,打开国内市场的大门。
他感慨,市场被老牌商业巨头占得严严实实,他回忆起1995年永康造的拖把每把卖16元,德国造的卖到146元,把两种拖把都买来,发现结构基本一样。
德国拖把为啥敢卖那么贵?一个拖把,他们就敢在央视投放3分钟广告,这样的营销浙江中小企业谁能比?缺了口的苹果更是营销老手,他们一直用创新的产品引领消费潮流,卖什么,就流行什么。
品牌的力量多么神奇,一家温州企业生产的衣服一件卖300元,贴上欧洲名牌后,就能卖上万元。消耗同样的资源,贴上名牌后附加值立马涨了几十倍。创出品牌需要耐心,我们都羡慕人家开的百年老店,轮到自己做企业,却难免有些急功近利。
三十来岁有名企业家没几个急需培养新生代企业家
“你们白手起家,打拼了20年甚至30年,有了今天的基业,你们起家时,年纪不过二三十岁,浙江因为有了一批出色的青年经济才俊,才实现经济的腾飞。”李强担心浙江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放眼浙江,如今三十来岁特别有名的企业家有几个?我们急需培养一批新生代企业家”。
他并不认为拿着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就是堪当大任的人才,市场只看一个人能创造多少财富,“温州一家工厂招一个八级车工,年薪开到了25万元,这样的人,就是人才。”
李强提到热播电视剧《温州一家人》:30多年前买点肉、买点粮要去金华的温州人,有了今天的模样,靠的是一群人,靠的是一种精神,他认为,浙江人、浙江精神就是浙江的最大财富。
浙江征收房产税是造谣
做了18年房地产,荣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久方正为一个网络传言困扰,他问,传说浙江将取消房产限购,取而代之的调控手段将是房产税,如今浙江的房地产市场稳定,不应再折腾。若是取消限购,房产税遏制不住房价大涨,制造业资金再次大规模涌向房地产,将是浙江实体经济的噩梦。
李强回应,这是造谣,调控是全国的大政策,不可能一个省单独放开。调控最怕点刹车,踩一下,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