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后,商务部召开新任部长履职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市场形势复杂多变、扩大国内消费任务艰巨、出口前景不乐观、进口增速放缓、全球跨国投资下降以及贸易争端频发的形势,新一届商务部需要面对和破解的问题并不轻松,如何应对?3月19日上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进出口、扩大内需、吸引外资等未来趋势和政策走向进行了阐述。
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相结合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出口3267.3亿美元,同比增长23.6%;进口2825.8亿美元,增长5%。
面对前两个月“出口强、进口弱”的情况,沈丹阳认为,今年以来,出口一反常态增速较快,除了季节性因素外,至少有三个因素:首先是稳增长政策持续发挥效应,如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执行的税费减免、加快出口退税以及金融支持政策等,今年将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对出口增长推动效应明显。
第二是外贸企业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争创竞争新优势,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出现明显快速增长,如前两个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6.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0.1%,其中,集成电路、手机及零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摩托车及有动力装置的脚踏车、自行车、手表、灯具及照明装置,这些类别的机电产品出口增幅都超过了15%。
第三是部分国际市场有所回暖。
而进口的回落,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制约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因素的影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商务部下一步在稳定出口的同时,要继续采取措施,促进进口的增长。”沈丹阳说,促进进口将主要采取三项措施:
第一,优化进口关税结构,调整鼓励进口产品目录,利用财政、金融等多种手段促进进口增长。
第二,加强进口贸易促进体系的建设,支持办好非洲商品展、南亚商品展等展会,组织企业到海外开展进口贸易促进活动。
第三,稳步扩大进口贸易促进的创新示范区试点,发挥进口贸易集聚区对周边地区进口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对于进出口后期走势,沈丹阳说:“单凭两个月的数据还比较难对全年的情况作出准确判断,还需要再观察。”
降低流通成本,改善消费环境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分别比去年同期放缓2.4个和0.4个百分点。
沈丹阳认为,铺张浪费型的消费得到遏制、境外消费分流等都是消费增速放缓的原因。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餐饮行业收入增长8.4%,比上年同期放缓4.9个百分点,为2003年7月以来新低。特别是大型中高端餐饮销售下滑明显,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同比下降3.3%。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3%。
沈丹阳对全年的消费形势总体上保持乐观,并称商务部今年将根据自身的职能定位着力做好改善消费环境方面的工作。去年,国务院下发了《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还下发了《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从规划、税收、财政、金融、土地、减费等多个方面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改善消费环境。今年商务部将在这方面抓好落实。
建立完善农产品销售SOS系统
前段时间,四川彭州和湖北洪湖的莴笋、甘肃永靖的苹果、海南部分市县的辣椒和佛手瓜等蔬菜出现不同程度的滞销。
每年春节过后,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价格和销售往往都会出现回落,出现“卖难”情况。对此,沈丹阳表示,今年春节后商务部已有针对性地加大市场监测力度,按照“分级响应、分品种应对”原则,建立和完善农产品销售SOS系统,协助地方政府采取应急措施。
同时,为从根本上解决周期性出现的农产品“卖难”、“买贵”,商务部正着力从农产品产地、集散地和销地三方面入手探索“治本”的办法,包括加强集散地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建设,打造稳定高效的跨区域产销链条;在产地加强集配中心建设,提升产地保鲜储运水平,增强产地农产品错峰上市;完善销售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性加工集配中心等设施,推动城市便利菜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