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夹心层”地区迎来一次加快崛起的机遇。
这一地区,主要集中在苏中与苏北的交界县域,经济总量相对偏弱,“一方面,地理位置上与苏北城市接壤,经济上无优势;另一方面,无法享受到省级对苏北的优惠政策”,扬州高邮市市长方桂林对记者表示,“可以说,处于一个不前不后的尴尬地位。”
江苏省政府近日下发关于《促进苏中与苏北结合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下称《意见》),试图在区域内部发展不够平衡问题上再次寻求突破。至此,江苏南北帮扶发展区域得以扩容。
“主要着力点在于苏中苏北结合部内生发展动力的培育,使全省区域发展更加全面、更加协调、更加可持续”,江苏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位官员向本报表示。
发展滞后
在苏南和苏北之间增加一个苏中,除考虑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希望其作为两极的一个过渡和缓冲地带,发挥承南启北的纽带作用。
但 “扁担挑起两头,中间最易断”,扬州市一位副市长在2013年省“两会 ”期间曾对记者笑言。
本报统计三大片区近十年来的经济总量发现,苏中地区占比江苏全省的比重维持在19%左右,上下只有不到一个百分点的变化。
不过经过十年发展进入“十二五 ”,组成苏中区域的三大省辖市的经济总量在全省排位上发生了较大变动,南通以较快速度成长,2012年完成4558亿元,分别领先扬州、泰州1700亿元、1500亿元,后两者未过3000亿元大关。
“如果用经济总量指标衡量,那么现在苏南苏中苏北的概念只剩下地理上的意义了”,上述官员对本报分析。
有省内学者认为,苏中在近十年来发展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未能有效利用长江岸线发挥出港口城市的优势,而物流、制造产业等相关产业未能形成支撑,导致外向型经济偏弱。
促进工业化
《意见》首要仍在于扶持苏中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要求加快作为产业载体的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支持该地区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可兑现最高500万元/县(市)的考核奖励。
与此同时,将省级开发园区列入共建园区建设和管理范围,参加苏南苏北共建园区年度考核评价并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其中,对年度考核合格的园区连续3年“以奖代补”1500万元/个,对年度考核评价排名前50%的园区奖500万元/个。
地方财税人士向本报指出,省级赋予的财税优惠政策空间较大,其中新增增值税和所得税省、市、县留成部分全部补贴给园区。
为契合新一轮城镇化需求,在苏中薄弱地区内,重点中心镇镇区内产生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社会抚养费等收入,除国家和省规定有明确用途外,要求主要用于镇区建设发展。
在土地领域,《意见》提出,可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本报从省财政厅获悉,在“省-县”财政管理体制基础上,对上述薄弱地区实施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对该地区按照不低于苏北地区的补助标准。
“也就是说,保障其基本支出需求,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差距”,省财政厅基层局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首先解决其后顾之忧。”
金融方面,则要求3年内各相关县(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均不少于10家,新型金融组织实现省级开发区全覆盖等。
“按照省上要求,县(市)今后3年新增上市备案企业3家以上,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金融生态县”,泰州兴化市一位官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