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GDP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实现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绿色GDP,对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民生福祉负责,追求民众满意的经济增长,才能打造出有质量的中国经济升级版。
清洁的空气、可以直接饮用的水、森林和绿地交相呼应、鸟儿在屋顶歌唱……
日前,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就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立场和决心,也体现了新一届政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民生情怀,更让百姓看到了治理环境污染、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建设“美丽中国”的希望。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在过去30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绿色GDP对于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陈彦斌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显示,我国环境污染成本已经从2004年的5118.2亿元提高到了2010年的11032.8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3.7%;环境污染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3%左右,已严重侵蚀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
那么,如何实现绿色GDP,打造有质量的经济升级版?
首先,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发展绿色经济,让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是其重要内容。雾霾在笼罩天空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陈彦斌说。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的报告指出,相比不统计环境污染、不统计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的传统GDP,绿色GDP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实现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绿色GDP,对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民生福祉负责,追求民众满意的经济增长,才能打造出有质量的中国经济升级版。
其次,要实现绿色GDP,发展低碳经济,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具有明显的粗放式即“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特征。以能源为例,根据2012年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占全世界的比重高达21.3%,而GDP总量占全世界的比重却只有10.5%。而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虽然单位GDP能耗已经由1990年的0.7稳步下降到2010年的0.26,但仍然是高收入国家的1.76倍、中等收入国家的1.21倍、世界平均水平的1.46倍。因此,要实现绿色经济,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产品的循环利用,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还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再次,“要真正发展绿色GDP,就必须要改变地方政府GDP考核制度。”陈彦斌表示,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绿色GDP试点遭遇挫折,其根本原因在于绿色GDP核算与地方政府GDP考核制度之间存在强烈冲突。因此,只有将绿色GDP作为强制性和全国统一性的考核制度,设计和完善以绿色GDP为核心的行政制度体系,通过要素价格机制实现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经济渐进完成从传统增长模式到绿色增长的过渡。
然而,问题和挑战中往往也蕴含着新的机遇。在治理污染的同时,绿色产业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不容小觑。一方面,能源、食品、汽车、航空、建筑、化工、机电等制造业与绿色产业相关;另一方面,金融、贸易、物流、信息服务等服务业同样与绿色产业密不可分。据预测,截至“十二五”末,我国绿色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过去3年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总和。
正如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在2012年绿色创新展主论坛讲话时所说:“中国正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展望未来,中国绿色低碳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梦”不仅代表着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也回应了社会对国家未来的期盼,道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每天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温暖的阳光,吃上放心的食品,安居乐业就是咱老百姓心中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