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富有活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克服信息、人才、资金、市场、技术等各方面的困难,离不开各类服务机构和服务商的支持和帮助。
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针对中小企业的迫切需求,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个性化服务和产品。为此,工信部4月12日首次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首选服务商”名单。经过专家评审,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国农业银行等33家服务机构和服务商最终入选“2012中国中小企业首选服务商”推荐名单。
助推中小企业转型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秦志辉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多年实践,围绕服务企业,仅靠政府自身远远不够,要靠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政府支持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平台网络的方式,利用有限的政府资源撬动潜力无限的社会资源,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据悉,2012年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服务企业,助力成长”为主题的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为了配合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组织开展了“中国中小企业首选服务商”活动。旨在通过发布中国中小企业首选服务商,引导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诚信、优质、创新”的服务,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带动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中小企业工作,是贯穿于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的一项战略任务。秦志辉认为,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哪里的中小企业发展得好,哪里的就业和民生就解决得好,哪里的百姓生活就比较幸福,哪里的社会就比较和谐安定。
据介绍,根据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微企业占了97.3%。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59%的税收和60%的进出口。
中小企业完成了全国65%的发明专利以及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也推动了转方式、调结构。而且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每年解决1000多万的新增就业。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陈玉龙对本报记者说,服务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值得探索和实践。他认为,服务企业与有能力的中小企业或行业组织紧密合作,形成直接面向特定产品类型、特定行业、特定价值链的“通用化、标准化、产品化”专业服务。甚至结合成为高端的、专业的新的服务企业。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许科敏介绍,近年来,工信部加快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各类公共服务平台,重在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技术、培训、信息、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咨询等功能,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低成本、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他认为,应该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商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管理咨询、信息、创新、培训、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市场化中介服务,将大部分的服务工作,交给专业化的市场和企业去做。服务企业要坚持“政府支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做法,政府不直接对企业,而要把服务工作交给服务机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