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一季度金融与经济数据,一季度弱势的经济增长与强势的金融扩张形成了鲜明对比。为何强劲的社会融资增长没能带动一季度经济走出强势反弹?“强金融”与“弱经济”的背后暴露出微观领域怎样的问题?
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达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属历史上的季度最高值;与此同时,一季度我国GDP增速达7.7%,相比以往处于低位。
金融的强劲增长与经济的弱势复苏,如此搭配并不常见。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强金融、弱经济”格局虽是时滞效应的体现,但一定程度上却凸显出当前微观领域复苏疲弱的现实。
“信贷向投资和GDP增速的传导有一定滞后,而且这一时滞今年可能被政府换届以及一些投资计划的推迟放大。”瑞银证券首席特约经济学家汪涛指出。
但汪涛同时认为,不排除一些新的信贷资金可能被用于偿还已有债务的利息,而不是流向投资活动。
“当前货币量虽然上升较快、社会净融资规模巨大,但形成增量的部分越来越低,很多资金的投放属于借新还旧,维持原有债务的存续。”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说。
刘煜辉认为,从一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把从影子银行渠道获得的资金正在转变为存款,是否进入投资领域有待观察,但借旧还新的概率较大。
“鉴于产能过剩问题以及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企业部门没有很强的投资意愿。”汪涛指出。
企业于微观领域的疲弱在某些领域有迹可察。如反映企业库存行为的3月份PMI原材料库存指数掉头向下,体现企业投资热度的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未见明显增长,而直观反映制造业开工状况的3月份工业用电量更是处于46个月的第二低点。
有关经济学家认为,一季度“融资旺复苏弱”的背后,反映出企业经营困难、负债加重的现状,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近年来“宏观强、微观弱”的面貌特征。
“未来中国经济亟须终结日益依赖货币推动的增长模式,开启以放开垄断、节制权力为突破口的结构改革刻不容缓。”刘煜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