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之后,受到中国决心鼓舞的非洲银行家来到了北京。
南非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电力和基础设施部门全球主管大卫·亨弗瑞认为资源都需要实体基础设施领域的大量投资5月初在北京与中国的基建类大型国企和金融机构进行了会面。标准银行集团最大的股东中国工商银行 ,持有标准银行20.1%的股份。
在标行的安排下,2012年中国向非洲投资70亿美元,这一数字并不包括收购和并购。
在中国主席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宣布承包港口项目后,标准银行发布了总额6亿美元的债券,为坦桑的基建融资。“债券发行受益于中国公司的参与。”亨弗瑞说。
此行亨弗瑞希望能争取到中建、中水电、中铁建和中港湾等在工程所在国的标行开设银行账户,并会向这些在非“活跃”的大型国企介绍非洲的基建项目。
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回顾过去的成果,亨弗瑞说:“中国企业在非洲有了三四十年的发展经验,过去依赖政府协议中的项目,现在应该有信心竞标利润更大的商业合同。”
《21世纪》:中国工程承包公司的平价和效率是传统优势,同时获益于中国政府和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你设想,未来中国公司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路径?
大卫·亨弗瑞:中国公司在价格上很有竞争力,项目竣工后效果也很好。中国公司在莫桑比克首都修建的机场,为中国树立了很好的形象。
过去中国与非洲国家政府间的关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看到了纯商业项目的机会,特别是电力行业。华为就是一家在非洲获得大量商业合同而非政府协议的公司,虽然它不是一家基础设施类的企业,但是可以参考它的发展。
不过在非洲大陆,每个国家的商业风险不同,有些国家较为发达。去争取商业合同,意味着中国公司对所在国的司法环境更为了解,对经营更有信心,不需要依赖政府或政府机构的协助。
具体来说,如果是政府间协议的项目,有了政府信誉作保,那么像中信保、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会为企业提供出口信贷的补贴,如果是商业合同,就不会有这样的补贴。
《21世纪》:你一直强调,基础设施建设为非洲能源、资源开发服务。但随着金属价格的下跌,是否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会犹豫呢?中国公司对开发成熟的发达国家的市场也很有兴趣,是否会影响其对非洲的投入?
大卫·亨弗瑞:大宗商品的价格是周期性的,但大宗商品价格过去十年都在受中国需求驱动。经济是有周期的,但趋势是一定的。我认为现在处于一个价格的调整期,但全球经济的发展肯定意味着对资源的需求,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需求。我不认为大宗商品的价格会持续下跌。
中国在全球的投资有不同种类,有些投资追求低风险和稳定收益,但中国对非洲的需求是资源,非洲也是最富有的潜力的投资地,这是双方长期互惠互利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奇迹建立在完善的基础设施之上,这种模式对于希望通过发展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来说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