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松花江就无法避开2005年的双苯厂爆炸事件。这一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当年导致了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也成为了松花江河流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阴影。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访这家原先的肇事者——中石油集团吉林石化公司(下称“吉林石化公司”)后发现,8年前的双苯厂爆炸事故之后,化工装置污染三级防控体系是该公司于教训后的最大收获。
成本高昂的吉化模式
吉林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处处长冯立波说,化工装置污染三级防控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物料泄漏所造成的水污染。
这一可将污染源锁在工厂以内的防控体系,目前已在吉林石化公司旗下的各大化工厂推广。据吉林石化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公司总共已建成长达2万延长米的罐区装置围堤、围堰,总容积达11.45万立方米的7座事故缓冲池,以及2座拦污坝的三级污染防控系统。
在吉化集团的炼油厂内,本报记者看到了完整的三级防控体系。万一发生了爆炸或严重泄漏事故,炼油厂首先会采用一级防控设施,即围堰将污染源拦截。如果拦截不及时,就会启动二级防控设施,将污水引入事故缓冲池,再最终进入三级防控设施,即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江中。
然而,吉化公司安全环保处的科长杜再江表示,该套防控体系成本高昂,目前还只是于吉林石化公司内部推广。吉化炼油厂的安全环保处副科长刘云杰说,单是炼油厂内极少使用、只供有备无患的事故缓冲池就达5米深,1.2万立方米体积,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仅是占地一项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就已难以承受。
吉林市环保局办公室副主任宋长武说,吉林市所有在建的化工企业都被要求安装三级污染防控体系和应急预案。
据报道,吉林市以“吉化模式”为蓝本构建了“松花江水体污染三级防控体系”,已在松花江9条支流上设立20多个防控断面,建设拦物坝,并建设2个永久性拦截坝。
除了三级污染防控系统,在环保标准不断严苛的时代,炼油厂也于2010年建立了硫磺回收联合装置。据炼油厂安全环保科副科长刘云杰称,该硫磺回收单元设计规模为生产硫磺2万吨每年。该装置投产达标后,可以为炼油厂减排二氧化硫1.72万吨每年。
不过如果单纯计算经济效益,投入的大约8000元每吨处理成本只能获得约5000元每吨的硫磺,反而是亏本的。这需要投入1.8亿左右,且运营亏本的环保设备,也只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才能承受。
呈狭长型的吉化千亿级产业基地,处于东面也即松花江吉林段上游的企业,除了炼油厂,还有高碳醇厂和大型的乙烯厂。目前,大部分的工厂都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公用的吉林石化污水处理厂
贡献吉林市约三分之一财政收入的吉林石化对该市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除了贡献税收,吉化集团的污水处理厂也是公用的。该污水处理厂不仅负责处理吉化集团下十几家工厂的工业污水,还接受化工园区另外30多家工厂工业废水的处理。
吉林石化公司的环保安全科科长杜再江对本报记者说,松花江北面的化工厂的污水都进入这家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统一排入江。
据该污水处理厂的环保安全科史科长称,处理一吨污水的平均价格在2元左右,而该厂每小时要处理约5000多吨废水,该厂饱和的处理能力为10000吨,所以目前仅发挥了50%多的处理能力。
目前达标的水还只是直接排江,并没能实现回收再利用。杜再江表示,由于大部分化工厂处于上游,而污水处理厂在下游,距离较远,所以回运达标水以再利用的成本远远高于直接就近从江中取水的成本,这也导致了达标水的再利用未能成为现实。
据公开资料显示,吉林市正在探索工业污水循环再利用,计划建设8万吨中水回用工程,一期工程目前已建设了4万吨能力,日实际用量2万吨。
不论是未雨绸缪的防控还是优于国家标准的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吉林市都矢志在以往的污染阴影上贴上一张新的环保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