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不知不觉变了,包括这里的物与人。
10年间,拔地而起的电梯高楼、越来越多的交通灯、盘旋在江面的高架桥改变着老江城人的生活。
不过,这里因三峡大坝的修建再也听不到长江哗啦啦的流水声、白鹤梁永沉江底,就连那条铭刻着涪陵人记忆的沿江老路也被淹没了。
1997年,一位普通的美国志愿者何伟(Peter Hessler)来到了这里,并记录下了正在变迁的涪陵。他写出的《江城》让这座城市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
不过,他始终只是一个江城过客,呆了两年便离开了这里。但他当年的工作同事以及后来帮他翻译作品的李雪顺却是这里的长住民,一直经历着这座江城的变迁。
江城的长住民
1992年的夏天,刚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的李雪顺被分配到了离自己老家武隆不远的涪陵任教。
当时的涪陵还只是四川省一个毫不起眼的贫困小城,没有便捷的公路和铁路,去一趟重庆都只能坐上好几个小时的轮船,逆江而上;城市里也没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去什么地方也都是靠双腿。
4年后,他在这个地方遇见了和自己同岁的何伟。那是1996年的暑假,涪陵师专准备迎接包括何伟在内的两个美籍教师的到来,而此时学校外办唯一的工作人员恰好出差去了美国。
学校于是需要物色着外办的工作人员,由于李雪顺是党员、英语教师以及男性等条件,很快就令他进入了领导们的决策视野,最终李雪顺成为了何伟的接待人员,并在两年的时间里又和何伟成为了同事。
“现在涪陵的四环路那时候都是农田和森林,三环路由于修建到处污水横流”,李雪顺回忆。
尽管当时硬件设施并不如现在,李雪顺仍然觉得那时候的涪陵才是最有感觉的。
“吃豆花饭、擦皮鞋,水码头那一片的老街、瓦片房子交织而成的市井生活最有感觉,当然这些也都是何伟对涪陵感情最深的地方”,李雪顺此时显得有一丝忧伤。
李雪顺的这些忧伤或许是因那些人和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的确,当时何伟笔下的那些芸芸众生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小面馆的老板开始做起了陶瓷生意、那些茶馆的人也都有了自己新的生活,李雪顺和何伟当年共同的学生也都分布在“上至青藏高原,下至东南沿海”。
当然,李雪顺也从涪陵师专的那个小助教成为了如今长江师范学院英语系的主任。
“大家都没有闲着,都在自己的路上前进着”,李雪顺说,“不过我还是最喜欢当小助教的日子。”
因为他现在担子重了,既要管理英语系的行政事务,还要担任教学工作。
“当然,我还要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翻译,”事实上,这是李雪顺第二次翻译《江城》。第一次接触翻译《江城》是英文版出版后,由于小说主人公都是涪陵人,地方政府非常想知道到底美国人怎样看到这个地方。
“于是领导派了任务给我,让我尽快翻译出来。”李雪顺说,一个月后翻译成型。
涪陵有了新粉丝
尽管伤怀过去,然而这些变化在李雪顺看来都属于必然,人事都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李雪顺居住的涪陵也和大多数地方一样,有着极其复杂的过去。由于上世纪50-60年代,随着三线工程,大量的工厂从上海搬迁于此,这里拥有最著名的就是八一六核工业。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这里又开始大兴土木,建筑的发展步伐早已经掩埋了历史的痕迹。
“涪陵因为《江城》发生着变化”,李雪顺说,这里拥有了一批粉丝。
要不是何伟一本名为《江城》的书于2002年在美国发行以及其翻译本在2012年中国发行,恐怕这座偏远的西部城市早已经被遗忘在了角落。
“毕竟像涪陵这种小地方要上一次中央电视台或者《人民日报》非常困难,专门有人写一本书讲这里是多么难得。”李雪顺说。
《江城》发行后,前前后后来了很多人,他们都想亲眼看一看这究竟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后来还有美国大学让其商学院的学生要想和中国做生意,了解中国的第一步就是《江城》。
《江城》无疑让涪陵有了一些名气,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知道了中国还有一个地方叫涪陵,这对于涪陵来讲是一个福气。
而对于李雪顺而言,也因和何伟有一段在涪陵共事的日子,2006年被邀前往美国和一座大学的学生和市民进行交流,讲述涪陵。
李雪顺说,“《江城》让何伟有了粉丝,同时这些粉丝也变为了涪陵的粉丝。”
这些涪陵粉丝中有一位美国大学老师从2006年开始只要身体允许和时间充沛就必然会来到涪陵,去到长江师范学院与师生们住上一段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练习英语口语。
“而如果没有这本书,也不会有这些资源来到这个小城市。”李雪顺说。
“何伟在离开涪陵后,我们一度失去了联系,后来何伟又回到了涪陵,我们现在又一直保持着邮件联系”,李雪顺说,而现在自己已经在翻译何伟的第四本集子。
(责任编辑:DF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