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公布今年上半年全省和省级“三公”经费支出分别下降11.6%、12.7%,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分别下降22.3%、23.9%。
据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自今年“两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承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后,近日各地公布的半年度经济数据中,全国多个省市陆续公开该地区2013年上半年或2012年“三公”经费支出数据。
其中,上半年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而北京 2012年“三公经费”数据则较2011年有上升。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主任范柏乃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只有将预算内、预算外资金进行全口径统计,”三公经费“数据才能被社会接受,否则划到其他经费是很容易操作的。”
浙江“三公经费”支出降一成
根据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和省级“三公”经费支出降一成有余,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下降两成多。
根据省会城市杭州公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市本级“三公”经费减少支出4219万元。
据媒体报道,政府对公款消费的控制,对杭州市中、高端餐饮住宿业和旅游业的影响还没有显著减弱,杭州市20家五星级饭店由于退单造成的直接损失,1月份为5103万元,2月份为4435万元。
据本报记者多方查阅,浙江省并未公布上半年“三公经费”支出具体数据。
今年上半年,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推出的《2013年省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透明度特别评估》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有17个省份公开了“三公”经费,但公开的部门数量不尽相同,多的有29个,少的只有1个;而浙江、江苏等14个省份未公开。
而在2012年9月,浙江省发布的《2012年浙江省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则提出,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制定“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省政府争取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三公”经费全面公开。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不仅浙江,广东 、山东 、陕西等省份公布的上半年省级“三公”经费支出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广东的数据为2.8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05%,山东的数据则较去年同期下降18.4%,陕西省20个单位数据较去年降了28%。
此外,上海、北京公布的则是2012年度数据,上海2012年“三公经费”支出9.59亿元,较2011年同期有13.6%的下降,而北京2012年“三公经费”支出10.1亿,比2011年同期上升16.9%。
有待预算全口径统计
对于数据的公布,范柏乃表示:“至少现在政府重视”三公经费“,也算是进步,下降百分之十几还是有弹性空间的。”
尽管很难直接验证“三公”经费的下降与高档餐饮行业寒潮的关系,但他也认为其中有一定联系。国家统计局 7月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餐饮业30年来首现负增长。业内人士透露,此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严控“三公经费”等有直接关系。但他也承认,现在公开的程度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比如与去年同期相比,具体哪些方面降低、哪些升高,这应该是政府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在今年浙江“两会”上,浙江省人大代表就曾对减少“三公”经费支出,以及使支出透明化提出了意见,强调晒“三公”经费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利用财政预决算的科学手段,挤压“水分”。
代表们都要求将“三公”经费的具体内容在报告中体现出来。
针对这些意见,浙江省财政厅厅长钱巨炎当时给出的解释是,由于预算是去年8月份着手编制的,之后的变化并没有充分考虑进去,接下来将进行修改。
其实每年各部委都会公布“三公经费”的数量,但与社会期待的数据差距过大,“原因在于没有全口径统计,分预算外和预算内,缺乏专项的统计科目,容易将原来的”三公经费“划拨到其他项目中。”范柏乃说。
他指出,不仅是三公经费要下降,更重要的是整个政府支出要下降,“而且更重要的信息公开、管理科学化,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再公开详细的项目,否则下降与否也不得而知。”
从根本上,他强调,需建立治理“三公经费”的长效机制,而不仅是从纪律上约束,而这必将随着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民主化进程的推广,方能逐步实现。
(责任编辑:DF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