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资金短缺的是草根企业
30多年来,我国金融改革造就了庞大的金融体系。银行、保险 ( )、证券、信托 、租赁、基金、财务公司等各类机构齐备。银行类分层级有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地方的、县域的、村镇的一应俱全。金融产品有存款类、信贷类、投资类、理财类、服务类应有尽有。融资量近年来由于银行资金超量供应,更是有如泛滥之水,水漫金山 ,漫得消费价格和资产价格涨个不停。即便如此,社会上资金紧的强烈呼声仍不绝于耳。
社会资金情况到底如何?我们可以对社会各层面稍作分析:政府平台的资金短缺吗?当然不会。尽管有的地方政府财政拮据,但中国各级政府的投资是全球各国政府中最活跃的投资。国有企业资金短缺吗?当然不会。尽管也有的国有企业资金吃紧,但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经常看到国企投资、扩张的身影。经营成熟的民营企业资金短缺吗?当然不会。尽管的确有的经营成熟的民营企业有时会遇到资金困难,但总体上这类企业是各类金融机构竞相争取的融资对象。产能过剩、经营不善的企业资金短缺吗?当然会短缺。可这只能从自身决策和经营管理上去找原因,只能按市场法则去消化,去解决,不应该由金融机构继续输血。
真正资金短缺的是在草根层的民间企业,特别是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农村、乡镇、城市的草根层,包括这一层面从事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营主体。这类经济是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是持续、稳定发展的潜在力量和后续力量。今天众多的大型、超大型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从这类经济中走出来的。这类经济的发展对保持增长、推动转型、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国家层面、专家层面、社会各界都呼吁重视这类经济的发展。现实中也正是这类企业最需要扶持,最需要融资。而恰恰是这类企业无法或很难达到现有金融体系的融资条件,在金融领域被严重的边缘化,只有少数在苛刻的条件下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
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有足够的理由说这类大多数得不到融资的企业达不到融资条件。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掉过头想一想。能不能换一种思考:正是因为这些条件,这些全国统一设置的门槛,把这类大多数有合理需求的企业拒之门外。难道真的不应该满足这类企业的融资需要吗?这个问题大概不会有异议,都会认为应该给予金融支持。难道真的不可能满足这类企业的融资需求吗?这个问题答案就多了。可能不可能,事在人为,关键是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子和切入点。按照原有的思维定势肯定行不通,觉得无路可走。出路和切入点在哪?在于抓住这类经济的特点,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
发展草根金融要依靠草根
草根经济的突出特点是多样性、分散性和很强的差异性,以及在经营主体上表现出的高度的应变性、灵活性。同是农村,全国东、南、西、北、中有太多的不同;同一地域,农、工、商、服、科等等有太多的不同;同一行业,村、乡、镇、城市各个层级有太多的不同。加上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行政环境、不同的执法环境、不同的人文环境,真是千差万别。分散在各种环境中的这类经营主体,也以千差万别的方式适应着、生存着、发展着,应变性和灵活性是其生命力、竞争力、发展力之所在。面对这样千差万别的群体,中国那么大,想用全国统一的融资标准来满足其千差万别的需求,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来看看这些年来的实践情况。毫无疑问,各方面都在为草根金融服务努力着,可实际效果离目标是那样的遥远。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外资银行在社区、县镇都或多或少为民间经济提供融资,可是大多数草根企业带泥的脚穿不起靓皮靴--达不到融资条件,这些条件是全国标准化的。同时,办理这些贷款每笔的固定成本,如人力成本、流程成本、信息获取成本与大笔贷款相差无几,因而基层机构或缺积极性--宁愿选择大些的企业,或向借款人转嫁成本——充分上浮利率并外加担保企业收费。令这些金融机构更不踏实的是与借款人的信息极不对称,或担心借款人提供虚假信息无法辨别,或担心放款后企业的变化信息无法及时把握,那些“空降”的团队更是如此。地方性银行、县域银行、村镇银行,包括初衷就是立足服务草根经济的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及其部分由其演变的银行,尽管宗旨是服务地方,服务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尽管公开的声明都“不改初衷”,但由于同样执行全国统一的放款标准,很难对大多数的草根经济有大的作为。而且在这中间的一部分机构已经异化,已经脱离初衷去做政府平台融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大企业融资,甚至跨区域设置分支机构。保险、证券、信托、租赁、基金投资类机构也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顾及草根经济。更突出的问题还在于,以上各类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都不会忽略草根经济,组织存款、发行产品都不会漏过草根企业或企业主。多吸纳少投放,每个机构对整个草根经济都是一台台抽水机,而草根经济渴望普降细雨涵养水土却求之难得。当下允许民间资本发起参与重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等,这是金融对民间开放的新突破。但是,如果这类牌照落到金融玩家或者是那些已经取得实业成功又想戴上金融家桂冠者头上,那么这对草根经济来说,不过是多安装了些抽水机。
我们还可以看到的一种情况是,尽管被金融体系边缘化,草根经济仍顽强生长、顽强发展。在这当中民间融资功不可没。金融体系的边缘给民间融资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长期以来,民间融资在地下,在灰色地带,在“非法”、“合法”的争论中顽强地生长和发展。民间融资大多在圈子内、在熟人中进行,优势在于信息高度对称,互相知根知底,对用款人经营情况、财务情况、诚信情况非常了解,给谁不给谁、给多少、给多久,放款人心中有数。可以说,信息对称,是民间金融的信用基石。
可见,草根层有办法办好草根金融,草根金融要靠草根层来办。谁都没那么聪明、那么有本事在全国范围里大包大揽这么分散而又复杂、多样而又多变的事情。也不要指望全国能统一用标准化的办法来搞好这件事情。出路是授权地方、依靠民间来做。政策上网开一面,允许草根金融民办、民营、民管,自担风险。民间金融可从最低层次开始,从总结民间融资的经验教训入手,从互助金融、合作金融起步,先在各个特定范围里兴办互助、合作性的金融组织。这些组织可以是村镇的,可以是社区的,可以是商圈的,可以是行业的,可以是专业的。在此基础上逐步延伸和提升,同时发展其他相关民间金融组织。
说到民办、民营、民管,人们会担心金融风险。草根办金融风险大,这实际是一种错觉。十几年前成批倒闭的信托公司、城市信用社,还有一些证券公司和个别银行,这些负面影响极大的个案和系列案,都是官办或国营,并非民营。民营负面案例基本上都来自非法集资,如以前的标会、基金会和近年发生的非法集资行为。非法集资的风险恰恰在于信息不对称,出资人只知道承诺的回报率,对集资人如何使用资金一无所知,也无从控制,由此造成了冒险和诈骗。与其相反的是,民间借贷长期以来没有发生过系统性、区域性的风险,没有造成大的社会问题。这里面两个因素很重要:一个是信息对称,一个是风险自担。因此,只要坚持这两条,加上行政环境、执法环境和制度安排的规范,可以把民间金融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
如何营造草根金融成长的环境
首先要让民间金融有合法的经营地位,使之阳光化,促进其经营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阳光化是前提,规范化是基础,没有阳光化就无法规范化。阳光化可促进经营主体自律,也有利于社会监督和政府的指引、监管。阳光化还能帮助民间金融活动解决契约性缺陷,从而获得法律的保障和援助。
其次是帮助民间金融的经营主体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内部控制和防范风险。譬如互助合作性的金融组织,经营范围可限定在本村镇、本社区、本商圈、本地、本行业或专业,资金筹措和运用不能逾越限定范围;内部控制可制定授权、监督和运作流程,并将需要在内部公开的信息及时向投资(出资)人披露,接受内部质询;信用风险控制可制定融资条件和资产管理办法等。内部、外部均可根据制度安排进行监督和管理。
再次是完善和落实行政管理保障和法律保障,维护民间金融组织依法合规自主经营,维护出资人和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对诈骗、欺诈、财产侵占、权益侵占、贪污舞弊等行为予以惩处、制裁、打击。
第四是在民间普及金融知识,组织推广民间金融的经验做法,提高民间金融的经营管理水平。应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在民间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同时必须明白,实践是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民间金融的合法性和阳光化是普及民间金融知识的重要前提。
最后是对民间金融风险要有一定的容忍度。金融风险零容忍是当下的思维惯性之一。人们对农界、工界、商界、服务界、科技界的经营风险全都能容忍,偏偏金融界的出什么事都是天大的事,全都不能容忍。民间金融发展起来后,对其可能发生的风险要给予客观的评估和判断。由于民间金融是分散的,规模是有限的,所以只要出现的风险是个别化的、孤立的、不会引起连锁反应的,社会应该容许个别失误或失败,并按照自担风险的规则去解决。没有这点宽容,民间金融是发展不起来的。
(责任编辑:DF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