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要闻 >> 国内 >> 浏览文章

从中国远洋巨亏看国企改革

2013-9-5 6:50:25东方财富 【字体:

  与其他企业相比,央企往往具有政策、信息、资金等诸多优势。作为央企上市公司,中国远洋从发展迅猛到巨额亏损,又一步步走到退市的边缘。在市场竞争、做大做强、经营业绩考核等背景下,中国远洋的发展给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航运专家:完善国企激励机制

  为什么中国远洋在行情好的时候,经营得很好;在行情差的时候,经营得很不好?

  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对本报记者说,中国远洋业绩的起落,是很多国有企业经常出现的问题。国有企业本身有很多优势,例如规模、贷款、政府补贴、政府资源等。正是因为它有这么多的资源和优势,所以它对风险的关注不够,很容易产生扩张的冲动,不能驾驭行业周期。

  “中国远洋是国内的航运龙头企业,能跟它竞争的企业并不多。在国有企业中,应该规划更多的竞争企业,加强竞争活跃的氛围。这样市场的活力才会不断激发出来。”申正远说。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内航运研究室副主任周德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航运业的发展一直很快。然而,在外贸海运市场上,中国控制的运力的市场份额却是降低的。从这个角度看,国有企业主导的航运业发展形势不太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总量和速度。“我国航运业未来的发展,需要释放民营企业的潜力。相对来说,民营企业效率更高,在扩张时会更注意考虑成本问题。”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远洋的发展对国有企业的启示有四个方面:首先,企业要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由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扩大企业规模是手段和途径,获得效益和资产保值增值是目的;其次,航运是周期性产业,有繁荣期也有低迷期;再次,风险控制很重要;最后,调整船队结构和业务结构,更加适应航运市场的发展变化。

  “当前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要设定好淘汰机制和激励机制。怎么去评价管理层的业绩和战略是否可行,必须做好规定。特别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比如说资本回报率有多高,投资效率有多高,这块也可以看作是一项衡量指标。”申正远建议。

  金融专家:尽快建立国企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海运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领域。有市场观点称,中国远洋与其他央企相比,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它能够得到的政策支持只能是在国内市场上,而它的业务拓展却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远洋实现了做大的目标,而在国际市场上博弈时,却碰到了如何做强的难题,因为“央企”身份失灵了。

  “目前央企的亏损才刚开始,从中国远洋到中冶,央企已经开始大量亏损。主要原因是央企过去在投资拉动的背景下依靠其国内的垄断获取高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宏皓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宏皓看来,目前要改变央企亏损的局面,只有央企改变盈利模式,打造自身品牌和核心竞争力,补上金融短板,打造企业的投融资平台,真正向市场化转型升级,否则未来几年央企和地方国企大量亏损倒闭将成为必然。

  据宏皓介绍,我国的央企和国企市场化能力太低,其金融风险防范体系都是空白,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我国的央企和国企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举个例子,现在有很多金融机构都在做产业基金,央企参与的仅24家,内部管理机制和管理团队不成熟导致项目推进缓慢,有的甚至自批下来就一直没有运行,有的干脆基金的钱都还躺在银行吃利息,管理不规范,运作没有方向,因此至今还没有一家运作成功的产业基金。

  “目前当务之急是我国的央企和国企要尽快建立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用多元化的金融手段帮国企央企搭建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以规避未来更大的风险。”宏皓说。

  法律专家:国企治理需加强

  在对中国远洋的发展进行剖析时,国内知名证券维权律师、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张远忠说,中国远洋的公司治理效果还没有实现。

  张远忠称,公司化改制目的是在公司内部设立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相互制约,形成公司发展的动力。但是类似中国远洋的发展,三个机构实际上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公司治理没有实现应有的效果,或者公司治理结构没有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和效果来实现,所以才会导致决策失误和巨额亏损,以致于可能被退市。

  对于大型央企或者国企,如何才能更好实现公司治理的效果,达到各方利益的共同发展?“我觉得,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要降低,要达到股东之间相互制约的效果。否则,它还是绝对控股,自己说了算,这种股东大会就没有意义。”张远忠说。

  他提出,由于央企的特殊性,董事会成员的任命、董事会成员所占的比重,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股权比例来配置,能否对规则进行一些修正,可以进行探讨。比如说,5个董事会成员中可以配3个董事长,可以由大股东当,但是董事会成员的表决,有时候要降低。

  “总的来讲,持股比例和董事会的配置,包括监事会的产生办法和任免程序、薪酬考核都应该有所区别,否则,现在董事会、监事会都是一家人,监督作用也发挥不出来。”张远忠称,国家应该针对国有大型企业、国资改革企业的监事会产生办法做出规定,严格搞外部监事,达到真正监督的效果。

(责任编辑:DF111)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