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1月3日电 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最具亮点的一项,“负面清单”的施行情况一直备受关注。根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3日发布的消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运行平稳。
自贸试验区管委会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将不断修改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调整的方向是越来越开放。
负面清单相当于列出“黑名单”。自9月30日公布的上海自贸试验区2013版负面清单,包括了国民经济所有18个经济行业门类,涉及89个大类、419个中类和1069个小类,编制特别管理措施共190项,意味着约有17.8%的小类有特别管理措施。
经过一个月的实践,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运行平稳,并初步展示其优越性。相关统计显示,截至10月29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网上办理外资新设29户,其中投资行业在负面清单以外实行备案的24户,占82.8%,在负面清单以内审批的5户,占17.2%,与负面清单设计时备案项目占比85%的预测目标非常接近,符合区内产业发展导向。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仅符合国际通行规则,而且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负面清单的长短话题也始终伴随其施行过程。
自贸试验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负面清单的长短与对外开放程度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该清单长并不一定证明开放程度不高,对一个行业类别而言,按小类编制,具体措施展开得越细,则开放度就越大。如果按中类编制,虽然负面清单较短,但限制范围反而更大。
在采访中,自贸试验区管委会负责人还表示,目前的负面清单肯定还存在不足,以后对负面清单的调整工作有可能是对现有措施的删减,也有可能是对个别目前只能做原则表述门类的细化展开,这些调整会对负面清单的长短产生影响,但是调整的方向是越来越开放。
(责任编辑:DF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