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两则消息,让上海自贸区的感受似乎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
首先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12月10日在香港发布报告称,因设立第一个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综合因素的驱动与影响,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首次超过香港位列第一。此前香港已经连续11年位居该榜榜首。其次是有报道称第二批自贸区会签审核将于12月启动,明年5~6月份有望正式落地。
近期包括山东青岛、天津滨海、广东、福建厦门、浙江舟山等地的有关负责人都非常公开而直接地表达了申报和建设自贸区的想法,此前各地一般对此都比较遮遮掩掩。
每次表态之后,必然引发一轮当地自贸区概念股的上涨作为回应。不过,相对于此前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的走强,这一波自贸区概念的力量已经弱化了不少。
此前不少人的预判是上海自贸区的领先时间窗口期应该在2~3年,但目前来看,这个时间窗口期应该会缩短。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要“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在国新办吹风会上也曾表示,在设立新的自贸区过程中,是选择成熟一个批复一个,不需要有一个特别详细的时间表。不是上海试验到什么程度再批复其他地区,不同地区试验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目前各地自贸区在公开表态时确实在主打差异牌,比如,按照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的说法,上海自贸区是国际性多边贸易区,而粤港澳自贸区是区域性的,主要是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特性,实现贸易自由化并创造高端服务业合作平台,最终实现投资便利化、商品自由化以及将内地管理体制与香港接轨。
今年以来,借助于自贸区,上海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不仅对于上海经济增长有相当的提升作用,也再度强化了自己作为中国“政策创新策源地”和“制度试点首发地”的地位。
而目前这种态势,对于上海而言,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才能在打好开局之战的同时,又能尽快把自贸区的“首发之势”,转化为切切实实的先发效应。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处处长郭爱军此前在上海财经大学的一个论坛上表示,评价上海自贸区是否形成了先发效应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是否形成了上海自贸区在制度方面(尤其是服务经济制度环境)的领先优势,并基本形成投资者对上海自贸区的认可和依赖。二是是否转化成了城市竞争力优势,上海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得到切实提升。
在各项制度创新向全国可复制可推广发展的同时,如何使得自贸区之外的上海其他地区,更多地分享自贸区的红利,也是上海需要回答的课题。
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上海区县形势研究报告”称,2014年自贸区各领域的制度改革应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在政策允许条件下向全市推广,各区县也要分享自贸区的产业溢出效应。
(责任编辑:DF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