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们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增值期望就好像在等待“戈多”:等啊等,却怎么都等不来。
尽管全球各大央行都在努力印钞,向市场注水,但EEMEA(东欧、中东和非洲)地区国家的汇率却没有任何升值的迹象。近日美银美林的一份报告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形势的强劲势头以及全球货币储备增长的下跌可能是“罪魁祸首”。
通常来说,世界经济处在复苏的前期时,利好的经济信息会带来风险偏好情绪的高涨,股市和外汇市场上高收益货币都会直接受益于此,而作为避险品种的美元则会被投资者抛弃,诸如南非兰特等高息货币会受到投资者青睐。
但目前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南非兰特与美元汇率1月以来已经下跌了近8%。
这主要是资金结构性地域分配不均造成的。“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也反映了美联储终于承认了该国较好的经济数据。很明显,目前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关注程度非常高,这就直接影响了资金的流向。” 亚洲外汇网分析师章大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经上涨了10%,道指也在上周创下历史新高,由于在以美国经济增长为领导的世界里缺乏新的刺激,EEMEA国家的外汇可能将在比较低的欧元和比较高的美元之间受到挤压。
此外,这些国家本身的经济基本面也并不利于本国货币走强。章大卫认为,“东欧国家的出口市场主要是在西欧,而目前西欧的经济前景不甚明朗,出口形势有所影响。对俄罗斯而言,由于原油价格暴跌,卢布也在上周遭遇了一轮熊市。”
“不过,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而言,维持较低的汇率以提振经济,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章大卫补充道。
造成没有资金流入EEMEA国家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全球外汇储备的不足。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较低的外部盈余已经导致全球外汇储备增长率降至15年来的最低水平(除199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以外).
美银美林的报告指出,虽然关于货币超发的争议声很大,但中美两国基础货币的增长率已经下跌至4%,与此同时,货币乘数也仅在以“龟速”增长,这意味着全球广义货币增长比金融危机前要低。显然这和此前认为的全球性货币扩张的情况大相径庭。
有分析师认为,2008年是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最高峰,去杠杆化导致金融危机以后该市场就开始不断萎缩,自2008年起,各个国家争夺的即是有限资本的流向而非全球再次享用泡沫的盛宴。
不过,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海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却表示对上述说法并不认同。他认为,货币发行量应该与GDP增速保持一致,全球货币超发是很明显的,而一个国家货币是否具有升值的潜力,根本还是要看该国的实体经济和国际收支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实际利率走高并非央行的本意,任何核心的西方国家市场的加息预期还是会导致资金进一步从EEMEA国家的转移。